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楼主: 石头968
收起左侧

[石头968] 【广东质量大讲堂】钱应璞老师答疑之惑

  [复制链接]
药师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2 09:44:01 | 显示全部楼层
yushans 发表于 2012-10-12 08:35
一直都觉得广东局和企业的沟通交流做的非常好

广东局在GMP方面做的比较好。
还组织企业之间相互审计,可以相互发现问题、相互学习经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2 09:45:03 | 显示全部楼层
575231000 发表于 2012-10-12 07:31
静态是可以随意,钱老师的观点还是前面大家说的,任何观点出了官方的都不能作为企业的最终解决方案。
扎 ...

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点评

恩,对。主要是认证检查时观点也会偶尔有出入(刚组织完两次无菌认证,专家一些观点和主流不是完全相同)。很无解,呵呵。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0-13 07:3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2-10-12 09:5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收益很多,同样很期待10月24日的语音讨论,大家集思广益,作的更好{:soso_e17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2-10-12 11:47:01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头968 发表于 2012-10-12 07:32
我也没研究过,据说中国药典有,我请教过同事,也有朋友在请教药检所还没有消息,一般都参照药典05版到10 ...

灭菌后的培养基,所关注的无非是灭菌是否成功(无菌性),以及培养基的促生长能力。

促生长试验大家都很清楚怎么做。

如果说“预培养”的目的是为了检测灭菌后培养基的无菌,则明显不符合无菌检查的基本要求。

希望各位指教。

点评

我百度了一下,预培养,就是使用前的培养,目的是检测空白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很多企业都做的。一般是24h、48h。 A2 培养墓平皿的制备9 n7 o* f0 U0 K$ R3 { A2.1 将X90 mm的培养皿置于121'C湿热灭菌20 min或180℃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0-12 12: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2 12:45:49 | 显示全部楼层
Rickzhen 发表于 2012-10-12 11:47
灭菌后的培养基,所关注的无非是灭菌是否成功(无菌性),以及培养基的促生长能力。

促生长试验大家都 ...

我百度了一下,预培养,就是使用前的培养,目的是检测空白培养基是否受到污染,很多企业都做的。一般是24h、48h。
A2 培养墓平皿的制备9 n7 o* f0 U0 K$ R3 {
A2.1 将X90 mm的培养皿置于121'C湿热灭菌20 min或180℃干热灭菌2 h,: M' w6 ~' S) W% C
A2.2 将培养基加热溶化,冷至45℃时,在无菌操作要求下将培养基注入培养皿,每皿约15 mLa
A2.3 待琼脂凝固后,将培养基平皿倒置于30-35℃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8 h,若培养基平皿上确无
菌落生长,即可供采样用。4 y. u1 I4 l) t+ A- Y
注 制 备 好的培养基平皿宜在2`C^-8℃的环境中存放。! r2 Y+ h* s( b: l
  A+ n  ~. k1 I6 n
国标的内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2-10-12 16:56: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培养基灭菌后需要预培养三天。
预培养的目的在于确认培养基在使用前是能够达到无菌要求的,避免因为培养基本身被污染带来的假阳性结果。大家都知道,微生物的超标调查是OOS中比较难分析的,因此在通过预培养,减少在初期发生差错的风险,是一种比较好的办法。预培养的时间,每个公司的要求不同,从24h到36h不等,取决于培养基的性质和你周转的频次。
二、干热灭菌柜是不能被验证的。
严重不同意该观点。无论是PDA,还是FDA检查员手册,还是现在其他的资料,对于干热灭菌柜如何验证,都有比较明确标准和方法,而且这个验证的实施难度也并不是很大。只是干热灭菌柜的热分布不象湿热灭菌柜那么均一,冷点也有可能出现漂移,但是这并不代表干热灭菌柜不能被验证。另外,NaOH有去除内毒素的作用,是国内很多企业通用的做法,但是这种方法并不能被验证,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因为碱液对细菌内毒素的检查有干扰,如果使用碱液进行挑战性实验,最后是需要使用水将待检测容器清洗至中性,再取样进行检测,但是在评估这个效果的时候,到底是因为碱液破坏了内毒素,是内毒素降低了,还是因为后来的清洗导致内毒素降低了?所以,我个人认为,加碱可以起到抑制微生物生长,降低内毒素增高的风险,同时容器加了碱后,更容易清洗,从而时清洗的效果更好,达到降低内毒素的目的,但是碱液本身,对内毒素是没有破坏作用的。
3、只有法规是靠谱的。
不同意,看你用的指南是什么样的指南。其实我觉得无论是验证指南2003年版,还是后面国家出的一些指南,也许现在看,这些指南还有不完善的地方,但是至少它代表了当时的医药行业的先进水平。指南本身不是强制性的要求,如果一个公司的技术实力强,你可以不按照指南的要求,来实施你的体系,但是不代表所有的公司都有这个实力。如果中国的大多数公司,都能够按照指南的要求实施,那中国的医药水平真的可以提高几个档次。
4、经过灭菌的与产品直接接触的器具、物料才需要B+A保存。
这点不太同意。如果器具在A级区使用,没有其他的保护措施,在B+A保存,也是必须的。因为一旦它被污染,是可能污染到A级区的。
11、无菌工衣不需要进行清洁验证
部分赞同。不过这个要看检查官了,有的检查官觉得需要做,有的检查官并不太在意这块。我个人认为做有做的道理,不做有不做的道理,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做做。
12、对于轧盖密封性在线检测。
这个对于做冻干产品的兄弟们比较适用。据说国外有用的,国内还没有。
13、无菌制剂、普通制剂、高致敏性药品共用水系统的问题
一个疑问,高致敏药品是需要单独的厂房进行生产的,会和其他产品共线么?如果不会,有共用水系统的问题么?难道这个水系统指的是饮用水?
14、关于沉降菌的静态检测和沉降碟高度问题
高度应该是放置在工作平面上,放在地上肯定不合适。我原来的公司是做的架子,高度在80cm左右。

点评

NaOH的强碱性可以腐蚀分解蛋白质糖类脂肪,可以分解热源物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0-12 17:47
一个一个高手陆续出马了 无菌制剂、普通制剂、高致敏性药品不是共线,是共用水系统,就像几个车间公用冷冻水、压缩空气一样,依靠循环管道隔着车间也可以送、回。 非常赞同你的意见。 欢迎大侠多多发贴、回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0-12 17:1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2 17: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uiofer 发表于 2012-10-12 16:56
一、培养基灭菌后需要预培养三天。
预培养的目的在于确认培养基在使用前是能够达到无菌要求的,避免因为培 ...

一个一个高手陆续出马了
无菌制剂、普通制剂、高致敏性药品不是共线,是共用水系统,就像几个车间公用冷冻水、压缩空气一样,依靠循环管道隔着车间也可以送、回。
非常赞同你的意见。
欢迎大侠多多发贴、回帖,多发表独家见解,大家才会有所提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2 17:47:5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uiofer 发表于 2012-10-12 16:56
一、培养基灭菌后需要预培养三天。
预培养的目的在于确认培养基在使用前是能够达到无菌要求的,避免因为培 ...

NaOH的强碱性可以腐蚀分解蛋白质糖类脂肪,可以分解热源物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2-10-12 17:53:25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头968 发表于 2012-10-12 17:47
NaOH的强碱性可以腐蚀分解蛋白质糖类脂肪,可以分解热源物质!

问题是你没有办法验证。

点评

对,验证性同样很差。 和干热的热分布不均衡一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0-12 18: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2 18:10:26 | 显示全部楼层
uiofer 发表于 2012-10-12 17:53
问题是你没有办法验证。

对,验证性同样很差。
和干热的热分布不均衡一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2-10-12 18: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2-10-12 22:47:17 | 显示全部楼层
跑来听钱老师课的!呵呵,这种实际问题解答才是大家真正需要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感谢钱老师,感谢石头。

点评

你去听了吗? 哈哈,论坛发过钱老师的老教材,和这个差不了多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0-13 09: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2-10-13 07:33:35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头968 发表于 2012-10-12 09:45
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恩,对。主要是认证检查时观点也会偶尔有出入(刚组织完两次无菌认证,专家一些观点和主流不是完全相同)。很无解,呵呵。

点评

专家也是人,之所以称为专家,就是因为和大多数人有不一样的观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0-13 09: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2-10-13 08:36:4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条   个人感觉 水系统 如果正常运行时出现用水量大,导致水管路出现无水的情况 ,出现倒吸情况,这本身就是设计上的错误,而且不符合要求,需变更,因此 倒吸是不可能的。  如果是灭菌阶段,纯化水系统用过热水也不会出现此问题 ,只有管道排空的时候 会有,你晚上灭菌不就得了,无人使用的情况下 。

就是 细菌 会不会从使用点往管路里面滋生  还请专家解答下吧

点评

老外检查,每次都关注水系统的最大用水量测试和验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0-13 09:29
如果是相通的管道,没有隔膜阀的隔离,滋生条件合适,微生物是沿着管道繁殖的哈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0-13 09:28
你不理解工程上的设计吧? 4吨注射用水,循环供水总管直径80mm足够大了吧,你知道支管道都是多大的,每一个直径20mm够小了吧,那么你同时开4个使用点,试试看,这四个使用点之后的所有点,应该水很小,甚至越往后应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2-10-13 09:2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2-10-13 09: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录音我听了,  钱老师说 静态沉降菌 浮游菌 可以不用去做,但是 钱老师又说 消毒验证的时候 其实做的是静态 ,那么 标准 该如何制定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3 09: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jjb2005 发表于 2012-10-12 22:47
跑来听钱老师课的!呵呵,这种实际问题解答才是大家真正需要的。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感谢钱老师,感谢石头。

你去听了吗?
哈哈,论坛发过钱老师的老教材,和这个差不了多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3 09: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575231000 发表于 2012-10-13 07:33
恩,对。主要是认证检查时观点也会偶尔有出入(刚组织完两次无菌认证,专家一些观点和主流不是完全相同) ...

专家也是人,之所以称为专家,就是因为和大多数人有不一样的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2-10-13 09: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3 09:26:51 | 显示全部楼层
867323093 发表于 2012-10-13 08:36
第六条   个人感觉 水系统 如果正常运行时出现用水量大,导致水管路出现无水的情况 ,出现倒吸情况,这本身 ...

你不理解工程上的设计吧?
4吨注射用水,循环供水总管直径80mm足够大了吧,你知道支管道都是多大的,每一个直径20mm够小了吧,那么你同时开4个使用点,试试看,这四个使用点之后的所有点,应该水很小,甚至越往后应该没有回水了,就会被水泵抽成负压。
当然以上只是比方,实际情况呢也是这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3 09:28:17 | 显示全部楼层
867323093 发表于 2012-10-13 08:36
第六条   个人感觉 水系统 如果正常运行时出现用水量大,导致水管路出现无水的情况 ,出现倒吸情况,这本身 ...

如果是相通的管道,没有隔膜阀的隔离,滋生条件合适,微生物是沿着管道繁殖的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4-5 06:20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