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blue8eyes 于 2021-9-18 10:07 编辑
“ 基于WHO指南框架,技术转移的成功需要控制好6个关键因素。”
大家好,我是八眼,也是《小石的质量学习之路》微信公众号作者,大家如果觉得小石的分享不错的话不妨点个专业认可或者回帖参与讨论,非常感谢。
本文根据WHO指南目录的思路,从技术转移成功的关键因素角度与大家分享下在WHO眼中,哪些是技术转移成功的关键因素?
WHO认为以下6个因素是控制技术转移成功的关键,我在分享的过程中也会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感悟提出自己的观点,
组织与管理 生产转移(生产,包装和清洁) 质量控制:分析方法转移 基础设施与设备 文件 验证与确认
01 —
组织与管理
在该章节,WHO提出作为组织/项目的管理层,应在技术转移过程中制定转移计划和方案,明确定义转移方SU以及接收方RU双方在技术转移整个过程中(前中后)的职责。运用转移阶段管理的策略,对整个技术转移过程进行控制。
个人观点: 向大家介绍第1个工具,这个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定义双方的相互职责,它就是大家非常数据的RACI矩阵,类似下图。
RACI
在实际项目阶段,往往会因为团队成员资源以及项目的不同阶段,会出现A部门对于某件事情承担R的职责,但是需要B部门出人支持的情况。所以RASCI矩阵被提出。所以组织/技术转移项目团队可以在不同的阶段通过对于整个项目的资源进行合理调配和设置类似“S”的分工,在不改变原有职责的定义前提下进行相应活动。
另外使用阶段管理的策略,就是我们将要讲到的第2个工具,质量管理中的“质量门”方法。首先SU和RU定义技术转移过程的不同阶段并定义对应阶段需要完成的输出;然后将这些内容明确定义到转移计划/方案中并有双方管理层批准;接着在转移完成对应阶段的工作后,由双方人员参与,对实际完成情况进行整理并检查,确定是继续停留在该阶段还是可以继续进行下一个阶段。类似下图。
Quality Gate
02 —
生产转移(生产,包装和清洁)
在该章节,WHO提出对于试生产批次,确认验证批次的相关要求。主要包括生产相关的人员,设备以及生产物料。同时WHO专门设置了相应的清洗章节,针对清洗工艺转移中的关键要素(清洗工艺参数,清洗剂,物料溶解度)进行了明确的定义。
个人观点: WHO指出成功的生产工艺转移需要保证5M1E的元素中与生产相关人Man,机Machine,料Material三个元素的控制。5M1E中的其他元素法Method,测Measurement以及环Environment在之后的3,4,5章节定义。所以从5M1E的元素角度,WHO认为技术转移实际需要控制的就是5M1E,而最后的验证和确认章节作为确认整个转移过程中不同元素是否成功转移的控制方法进行相应要求的定义。
关于清洗工艺转移这个部分,WHO有提到“Cleaning procedures and their validation are site-specific”. 这一点放在整个技术转移的方法学逻辑上个人觉得应理解为是否需要做整套清洁验证,应基于风险分析。首先我们应比较SU和RU之间的清洗各方面的差别,然后基于对于清洗工艺的研究,判断可能发生的生产,再定义是否哪些验证活动需要进行。这个过程需要SU有对于清洗工艺研究的专家输入才能系统行的进行分析。
03 —
质量控制:分析方法转移
分析方法的转移出了需要关注产品的检测分析方法,还应考虑过程检测。产品的检测方法的转移还应报告产品接受标准。
个人观点: 中国本地化项目的分析方法转移可以参考中国药典2020年版本中的《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里面有非常详细的分析方法验证的要求,同时因为本系列文章主要讨论的是生产转移,所以转移项目中还应根据指导原则确认是做分析方法转移验证还是确认,或者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豁免转移确认。
04 —
基础设施与设备
在该章节,WHO对于设施和设备的要求。要求接受方应根据自身的设施设备的情况,与转移方进行沟通确认设施设备的差异。
接受方应根据自身的设施设备的情况,与转移方进行沟通确认设施设备的差异 厂房图纸,结构,楼宇的维护管理 设备清单,图纸,维护保养,校验 功能,规格,设计等各方面 差异点应记录在差异分析表中,同时确认对于产品质量的影响 对于产品,工艺以及测试有影响的部分应被转移 同时对于环境要求,转移过程中充分考虑本地的要求进行相应的变更以及评估
个人观点: 那么如何评价差异呢?这里给大家分享第3个非常实用的工具– 差异分析表。简单来讲就是拿张表,画好三列,对比条目,工厂A以及工厂B。然后逐条条目进行比对。
然后就会有人问了,条目从哪里来呢?就需要我们使用第4个质量工具,鱼骨图了。 大家不要认为鱼骨图只是根本原因的调查工具,作为罗列和系统性的分析需要哪些条目进行对比,鱼骨图也可以起到帮助。通过将对比对象的不同方面/零部件作为分支,然后逐个对分支的子分支进行逐层分解,类似5Why不停往下一层挖根本原因一样。那么你就可以保证分析对比的完整性。
05 —
文件
这个章节比较简单,WHO对于整个技术转移过程中需要准备哪些主要文件进行了罗列。包括:技术转移计划,质量计划,差异分析,风险分析,技术转移报告,生产文件(SOP,流程图),检测文件(原材料,过程,成品),产品设计历史文档,产品&工艺风险分析文档,设施设备IOQ方案,工艺验证方案,测试方法验证方案,变更控制记录(转移方、项目过程),偏差记录(转移方),转移方产品质量回顾报告,差异分析及缓解措施分析表。
06 —
验证与确认
本章节中,WHO指出,The extent of qualification and or validation to be performed should be determined o the basis of risk management principles. WHO认为验证及确认的程度应基于风险分析进行确定。
个人观点:WHO提到了我们将要分享的第5个工具,风险管理工具。那具体怎么适用风险管理工具进行分析确定验证和确认的程度呢?这个WHO指南里面它没有说。因为在医药行业中,风险管理工具的运用指南非常的多,所以相信WHO也不会在这份文件中再重复一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