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一.研究背景缬沙坦是一款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抗高血压类药物,该药物是通过让血管紧张素Ⅱ的AT1受体封闭,血浆水平升高,刺激未封闭的AT2受体,同时抗衡AT1受体的作用,从而达到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效果。该药物用药广泛,是最常用的降压药物,但受其工艺影响缬沙坦胶囊中易产生基因毒杂质,特别是备受关注的亚硝胺杂质,因此该药物需特别关注基因毒杂质的研究。 我单位对缬沙坦胶囊中可能会产生的亚硝胺基因毒杂质做了全面研究,包括小分子亚硝胺和与主成分结构相关的大分子亚硝基杂质,共10种,分别是: NDMA、NDEA、NDBA、NMBA、NEIPA、NDIPA、NDPA、N-亚硝基去戊酰基缬沙坦、N-亚硝基缬沙坦去戊酰基甲酯、N-亚硝基缬沙坦-氰基-去戊酰基甲酯。 二.项目简介 1. 杂质种类及结构、限度 | | | | | | | file:///C:/Users/86136/AppData/Local/Temp/ksohtml3772/wps1.jpg | | | | file:///C:/Users/86136/AppData/Local/Temp/ksohtml3772/wps2.jpg | | | | file:///C:/Users/86136/AppData/Local/Temp/ksohtml3772/wps3.jpg | | | | file:///C:/Users/86136/AppData/Local/Temp/ksohtml3772/wps4.jpg | | | | file:///C:/Users/86136/AppData/Local/Temp/ksohtml3772/wps5.jpg | | | | file:///C:/Users/86136/AppData/Local/Temp/ksohtml3772/wps6.jpg | | | | file:///C:/Users/86136/AppData/Local/Temp/ksohtml3772/wps7.jpg | | | | file:///C:/Users/86136/AppData/Local/Temp/ksohtml3772/wps8.jpg | | | | file:///C:/Users/86136/AppData/Local/Temp/ksohtml3772/wps9.jpg | | | | file:///C:/Users/86136/AppData/Local/Temp/ksohtml3772/wps10.jpg |
备注:缬沙坦每日最大用量按照320mg计。 2. 项目难点: (1)杂质种类多,需分多套方法进行。 (2)部分杂质限度较低,需要较高的供试品浓度才能达到灵敏度,因此需要排除供试品带来的干扰。 (3)NDRIS杂质与主成分结构相似,出峰相近,不好分离,且易造成假阳性; 解决途径及效果: (1) 除NMBA外,其余6种小分子亚硝胺均采用三重四级杆-气相色谱质 谱联用仪进行检测,供试品通过溶解、萃取的方式不仅提高供试品溶液的浓度,还避免了浓度过大引入的干扰。 (2) NMBA采用三重四级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APCI源进行检测,选 择合适的色谱柱和流动相比例,将主成分和杂质分离,排除主成分的干扰,且方法灵敏度可做到0.2ppb。 (3) 其余3种NDRIS杂质也选择三重四级杆-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ESI源 进行检测,通过优化色谱条件,筛选色谱柱,将杂质和供试品较好地分离,避免了供试品受热分解成与杂质相似的碎片,进而造成假阳性;方法灵敏度最低可做到0.01ppm。
—— 山东大学淄博生物医药研究院 ——​
​以专业技术服务,护航药物研发全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