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新年福利,不用花钱,直接浏览吧!
一、关键项改进建议 1、配料区域产尘排风房间建议采用回、排风切换控制,局部除尘,以减少非生产状态下的风量损失,降低运行成本。 2、洗瓶机排湿、隧道烘箱排湿、灌装拉丝工位排风,均采用回、排风切换控制,以减少非生产状态下的风量损失,降低运行成本。 3、建议B级无菌区采用压差自动控制系统,以减少因压差扰动造成的交叉污染,送风使用定风量阀,回风采用变风量阀VAV自动控制压差。 4、建议B级无菌区采用自动门机,利用人手的红外感开关,来实现无菌区洁净门的自动开关,以减少人员操作的交叉污染。 5、为满足无菌区域的环境控制在线监测要求,建议集中控制关键区域的粒子、温湿度、压差参数,实现自动监控与打印,减少无菌区域的人工记录。 6、无菌区采用臭氧消毒已无法满足无菌环境灭菌要求,建议采用过氧化氢干雾消毒系统,可以实现空间灭菌要求。 7、照明系统建议采用集中控制,同时考虑全开控制和半开控制,避免分散在各洁净区域房间的开关操作,可以由安装在门口的集中控制屏控制。 8、建议技术夹层采用悬挂检修走道方式,以减少人员在彩钢板吊顶上检修时的频繁走动造成顶板损坏,设计的时候没有考虑。 9、建议所有空调机组实现集中控制,便于数据自动记录、自动打印,设计的是分散式按钮控制,技术上不太先进。 10、建议关键区域设计视频监控系统,对于无菌区的操作视频要按照批记录存档管理。 11、目前设计所有空调机组均设置G4/F6/F9三级过滤,建议B级区空调机组设置G4/F6/F9/H13四级过滤,设置送风机、回风机,以保证B级区的洁净度符合要求。 12、建议增加一般区舒适性空调,以保证着整个车间的密闭条件,没有设计一般区舒适型空调系统。
二、对现有设计图纸的改进意见: 1、建议所有房间编号管理,设计图上没有房间编号。 2、门厅,建议设置存包与雨具暂存,存放个人物品,个人物品一律不得带入车间内部。 3、厕所建议朝向车间外开门,并设置有效的排风。 4、所有更衣柜、更鞋柜设置双面中间带通风道,排风设计。 5、建议一般区脱衣后洗手改为更鞋后洗手。 6、建议一般区走廊及外包装区域设计一般区舒适性空调送风。 7、D级区更衣程序,建议缓冲改为更鞋、洗手,后面依次为“脱一般区衣服”、“穿D级区衣服”,比较合理。 8、建议D级洗衣、整衣与外侧的传递间合并,作为脏衣服传递通道,并且保证洗过的衣服和没有洗过的衣服分区存放,以免混淆、差错。 9、建议一般区进入B级区缓冲设置为更鞋、洗手,后面是脱衣、手消毒、更无菌鞋取消更鞋柜采用壁架,穿无菌内衣、穿无菌外衣之间取消门,设置成分区隔离即可。脱衣以后设置手消毒,不设洗手池。 10、衣服灭菌和工器具灭菌可以公用一台灭菌器,没必要设计2台灭菌柜。 11、建议C级区稀配间不设洁具间,C级区以上不设水池、地漏。稀配间不设置工器具暂存和洗涤工器具间,随时使用随时传进去,用完即刻传出。并建议两台稀配罐其中一台划入B级区,作为最终的无菌储罐使用。 12、建议洗瓶间设置缓冲间,以保证隧道烘箱内部压差平衡。 13、一、二楼的一般区洗衣可以共用,没有必要分开设置两个洗衣间。 14、建议一、二楼共用一个配电室,公用一个机修房、备品备件间,不要分开设置,以免分散管理。 15、建议活性炭走单独的气闸通道、配碳室加缓冲间。 16、洗瓶机应该反相设计,可以增大存瓶间面积。 17、洗瓶间设置缓冲间,以保证隧道烘箱内部压差平衡。 18、C级区稀配间不要设置工器具暂存和洗涤工器具间,随时使用随时传进去,用完即刻传出。 19、建议两台稀配罐其中一台划入B级区,作为最终的无菌储罐使用。 20、衣服灭菌和工器具灭菌可以公用一台灭菌器,没必要分开,而且一、二楼只设一个洁净区洗衣即可。 21、建议洗衣干衣后整衣在层流保护下进行,以保证微粒合格。 22、两条线公用一套消毒液配制、消毒液暂存,依靠管道分配到两个B级区使用即可。 23、氢氧发生器建议远离包装区,建议设置在公用系统区域附近。 24、空调机房建议增加一般区舒适性空调机组。
如有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络我,我会及时删除的,非常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