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4035|回复: 42
收起左侧

[药品研发] 有奖【微讨论】青蒿素砒霜会不会使中药在研究单体的路上越走越远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5-11-1 10:3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有奖【微讨论】青蒿素砒霜会不会使中药在研究单体的路上越走越远。


回复奖励2金币。

【微原创】仿制药一致性,国产辅料你能行吗?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 ... &fromuid=196029
(出处: 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思考中,,迷茫中,,无奈中,,,
方剂是很多中药组成的复方,其中在煎煮的过程发生的复杂的化学反应更是很难研究,所以单单靠研究每味中药而拼凑出来的中医科研之路是否科学呢?也许其中有些借鉴的方向和意义,但会否在走向世界的同时迷失了中医本身的君臣佐使?


欢迎大家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 10:36: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会不会在研究单体的路上越走越远?个人觉得答案是肯定的。
理由
1、事物的发展离不开本源,中医药的本源是中医基础理论,抛开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药复方无异缘木求鱼;
2、科学是辨证的,每个学科有自己独立的体系,当用一个学科知识研究另外一个学科时,要看是不是合适,合适就可以用,不合适不能张冠李戴,个人以为目前用西药研发的思维来研究中药复方不适合目前的学科发展,也不适合国情;
3、受制政策影响,中药复方研发已经走进死胡同,进没出路,退,等于某些单位或者个人否定自己的过去,否定现代科学;目前这种情况需要有智慧有担当智者来解决;
4、2013年度批准的中药新药临床批件和生产批件的数量大家看以去查查,很少,为什么?仔细思考下大家都会明白,这样下去中药企业及相关科研单位如何生存,大批科研人员流失后,如何发展中医药,如何谈中医药现代化?这是相关人士应该思考的问题;
5、中药需要走出国门吗?我认为目前条件不成熟,还是立足国内市场,毕竟有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看看中药占多少份额,少的可怜,外资占多少市场,还是想想如何立足国内发展;
6、中药复方需要独立的、适合的、有特色的评价体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 10:3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成功的就青蒿素和砒 霜
所以单体的研究在未来一段时间,还会继续下去
而中医理论的传承,还需要大家继续坚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 10:37:12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的科研环境和政策条件下诞生不了青蒿素和**,也成不了药品,不具备必要的条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 10:37: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的发展,终究是要分成两队的
一部分人,会在单体研究的路上越走越远,并取得他们想要的成就
而另外一部分人,还是会坚守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研究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 10:3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各展其能 只要做出的药能治病救人 就是好药 不要太纠结于它是基于什么理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 10:37: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的研究何去何从?也代表了中医的发展方向,没有质量保障的中药,中医基本上就是一句空话。中医中药的发展方向,在今天看来,依旧是一头雾水,迷茫大于信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 10:37: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会不会在研究单体的路上越走越远,这个问题的核心其实就是中药研究是否和中医药理论结合在一起进行。
如果仅仅从中医药理论角度来说,中药在研究单体的路上越走越远可能不是好事情,因为脱离了中医药理论基础,变成了无源之本。但是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中药和中药在研究单体,就会便得简单。
我个人的观点就是药物,不管是中药还是合成药,其治疗疾病的根本和基础就是他们的化学成分。换言之,化学成分决定了药效和不良反应和毒性。所以,从这点看才是中西药的本质所在。在中医药理论还不是那么清楚和科学化之前(中医药理论现在还是在经验阶段,还没有上升到可以使用现代科学的阶段),这样来看待中药研究就简单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 10:3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中成药行业已经回不了头了,中医基础理论那套与中成药整个研发、生产理念就不一致,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辨证施治和整体观念在制药工业中很难实现,医生因人而异的组方,因病时加减方完全没法施行。现在中成药整个思路就是化药的思路加上些稀里糊涂的中药理论,所有标准上都是讲成分,讲含量。却又打着中医药理论的名义把成分,含量都做的稀里糊涂。个人认为这样完全不可取,还不如摒弃中医理论这部分,在高清成分的路上走下去。让中医理论和中医是不能分开的,就应该存在于中医院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 10:38: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单体研究有两种情况
1、真正的单体研究,根据中医的应用,把某位中药拿出来,解剖了,挨个成分进行研究,寻找其活性成分,比如青蒿素。现在所谓天然药物就是这种情况。此法在中药的基础上生根发芽,却又抛开中医,摆脱桎梏,无论成败,倒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2、研究其有效部位,采用提取等手段把药材浓缩,去除认为无用的无效部位,以达到中药便携易服用的目的,还有也为了能浓缩增强药效。比如中成药、单方药材。但此类研究试图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分解中医理论指导组方的中药,不一定可行,其认为的有效部位往往根据药材化学成分及其功效推出,与中医理论确定药效的方法不同,到底是否有效不好确定。一味药材的哪种成分代表性味归经呢?无法解释!所以此类研究很难提出让人信服的理论依据,但此类研究的成果是有的,毕竟一味药材大部分成分被你提取出来了。不过,其本质就是瞎猫乱碰死耗子法!
中医开药因人而异,处方随时加减,一副汤药囫囵吞下,你可知何种成分起效?中成药把汤药浓缩去渣,便携易服用,却不一定能达到浓缩药效的目的,而且失之加减灵活,失去了中医的精髓,一般还是损失药效的多。单方药材就比较坑了,一副药煮了,有效,但是把药材挨个煮了,再兑到一起,那就不一定有效了。有人可能说中医也有先煎后下,但那都是有讲究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 10:38:31 | 显示全部楼层
1、关于中药的单体研究,首先研究中药单体没有错,基础研究是需要的,如果所有药味的成分(物质基础)均可明确和定量对中医药的发展肯定具有推动作用,当然目前是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平;
2、其次目前中成药行业的制剂处方还是基本遵循中医药理论的,相当于基础方,因为工业生产的实际情况无法进行处方加减,毕竟我国宋代就有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3、另外关于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科学体系是有区别的,尚无法完全融合,但是需要继承,需要发扬光大,如果强调突出中西医结合,会导致中医继承起来都困难,更谈不上开拓创新了。
4、再有中药饮片是中医实现治病救人的载体,但就这一载体目前就存在非常大的问题,饮片质量参差不齐,不同医院开出来的同一个方子,药效可能会相去甚远。现代的中医熟知中药的性味归经、功能主治,但是可能对饮片的质量好坏却很难评判。
5、实际上中药走的是现代科学路线,与传统中医是两种路线,但是对于中医药的发展还是需要中医和中药齐心协力协同发展,才能将老祖宗的东西发扬光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 10:38: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觉得,中药在单体上研究,就已经跟西药差不多了,无非就是纯度程度,但目前大多又往提高纯度的方向进行,因此就是西药,如果西药,何谈中医理论!
而且关于中药注射剂,这个目前都基本上西医在用,西医本身又没什么中医理论指导,真正的中医都是大多用汤药类。所以中药注射剂也真是够特色的,为了减少不良反应,现在也是往提高纯度的方向发展,那不是西药是什么,而且单体有效成分,有什么中医理论可言?(我不太懂中医理论,最后一句仅凭印象,纯属个人断言)
很多概念的问题都还没弄清楚,就一直浑浑噩噩地在发展中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5-11-1 10:42:28 | 显示全部楼层
会,青蒿素已经让部分人疯狂了,对中药的信心倍增了

其实也加速中药为天然药物的替代的进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11-1 11:54:12 | 显示全部楼层
當然會

目前西藥的開發就是選用天然物的各別效果做初階要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5-11-1 12:0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一直在讨论的中药现代化和现在所谓的中药,一直是一个伪命题!从人类一直使用的植物药中,找到有效成分,再提取或者用现代手段进行合成有效物质,并不是今年才有的案例,而是很多药企一直再做的工作,可是到了现在,却成了中药和化药之争了!中药现在的问题,是不能确认有效成分,也无法确认其中的其他成分有效或者有害性,你连里面什么东西都不知道,你说你安全,你有效,凭什么?研究中医的,不想着如何用现代的科技手段,去弄清楚这些事情,反而总是打着中药的特点就是这个,原来科技不发达,是理由,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了,您还说这个,不就是流氓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先从研究单体开始,未必不是中药的发展途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5-11-1 13: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农夫山 发表于 2015-11-1 10:36
中药会不会在研究单体的路上越走越远?个人觉得答案是肯定的。
理由
1、事物的发展离不开本源,中医药的 ...


你这么肯定哦。


1、事物的发展离不开本源,中医药的本源是中医基础理论,抛开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药复方无异缘木求鱼;

那你先说 中医基础理论是什么?核心是什么?




2、科学是辨证的,每个学科有自己独立的体系,当用一个学科知识研究另外一个学科时,要看是不是合适,合适就可以用,不合适不能张冠李戴,个人以为目前用西药研发的思维来研究中药复方不适合目前的学科发展,也不适合国情;

不能被重复的;对相反或者 对自己不利的证据视而不见,掩耳盗铃。。。。。。。那就是哲学。哲学没有边界,随便想,随便说。



3、受制政策影响,中药复方研发已经走进死胡同,进没出路,退,等于某些单位或者个人否定自己的过去,否定现代科学;目前这种情况需要有智慧有担当智者来解决;

空洞描述。现代科学基础是什么?这个基础正是用来否定你所为中医中药的。




4、2013年度批准的中药新药临床批件和生产批件的数量大家看以去查查,很少,为什么?仔细思考下大家都会明白,这样下去中药企业及相关科研单位如何生存,大批科研人员流失后,如何发展中医药,如何谈中医药现代化?这是相关人士应该思考的问题;

说明了所闻传统有问题。该停止了。


5、中药需要走出国门吗?我认为目前条件不成熟,还是立足国内市场,毕竟有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看看中药占多少份额,少的可怜,外资占多少市场,还是想想如何立足国内发展;

对啊。所以着啥急。


6、中药复方需要独立的、适合的、有特色的评价体系。

空洞。。。。。。。这和你说:“我们要造出时光机,早晚会实现的”有何区别?拿出具体想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5-11-1 13: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农夫山 发表于 2015-11-1 10:38
个人觉得,中药在单体上研究,就已经跟西药差不多了,无非就是纯度程度,但目前大多又往提高纯度的方向进 ...

那你赶紧先去学习中医理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5-11-1 13:07:59 | 显示全部楼层
农夫山 发表于 2015-11-1 10:37
可以各展其能 只要做出的药能治病救人 就是好药 不要太纠结于它是基于什么理论

你这 层说的 和你 楼基 说的,你不觉得自己前后矛盾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11-1 15:3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国人一贯作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 16: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uiofer 发表于 2015-11-1 12:02
我觉得一直在讨论的中药现代化和现在所谓的中药,一直是一个伪命题!从人类一直使用的植物药中,找到有效成 ...

中药药回归本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2-15 02:17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