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1816|回复: 55
收起左侧

[变更管理] (原创)再议计划性偏差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6-8-4 21:2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意林枫 于 2016-8-4 21:48 编辑

最近看到个名词:计划性偏差。计划犯错?逻辑上感觉就有问题,网上一查,还真不是新名词。准确的说是老词。而且褒贬不一,总的来说贬的多一些。我也踩两脚。

计划性偏差:计划性偏差也被叫作“有意偏差”。是预先计划并得到批准的有意偏离已有规程的行为。

先从GMP条款来二百四十七来看:各部门负责人应当确保所有人员正确执行生产工艺、质量标准、检验方法和操作规程,防止偏差的产生。

偏差错误。我们的主要工作职责就是预防偏差的发生。计划性偏差就是主动的计划犯错……这与我们的职责相违背。这个叫法就与这条款严重违背啊

为什么会有计划性偏差的概念产生,个人认为是对偏差和变更的概念不清而导致。

再来看看How to do - ICH Q7a_Nov2006(APIC)里对偏差与变更的描述
1111.png

file:///C:/Users/%E5%BC%A0%E8%AE%B7/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2.jpg
中文部分不说了,英文部分献丑了,大家看看这个图翻译的意思应该对偏差和变更的区别就很清楚了。
22222.png
file:///C:/Users/%E5%BC%A0%E8%AE%B7/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4.png
个人认为偏差是被动的,变更是主动。

看看一些企业用计划性偏差来做什么就更能知道计划性偏差的真实含义。
比如制定的文件是每个月15号取一个水样,结果10号发现设备大修,最快20号才能完成,15号肯定不能取水样了,我们讨论之后这个月定在25号取水样。这就是计划性偏差。

有的朋友说,我们知道一件事将来会出现问题,但放任不管,最后终于导致偏差出现。这个我认为应该算失职犯罪,严重偏差,几乎没有公司敢在纸面上体现这种偏差吧。肯定不算计划性偏差。
变更与偏差的关系:
发现将来会导致偏差的问题,就是风险,通过了措施来控制风险,这个措施就是临时性变更.如果发现有风险而没有采取措施去控制,最终导致偏差的发生,就不叫计划性偏差,主动犯错,本身就是很严重的偏差。
比如说文件升级,就是风评或发现现在的文件有可能导致将来出现偏差,从而进行变更。通过变更预防偏差的发生。

但如果明知道文件有风险,而不去对文件升级变更,最终导致的偏差算计划性偏差还是偏差呢?
而且变更与偏差的处理方式不一样。偏差要发现、分析、解决、杜绝问题。还需有专门的记录。

变更当然也需要评估,但不必调查,微小的变更内容甚至可以体现在批记录。

所以从企业实用性的原则上来说本来就是一个变更(临时性变更),为什么非要叫计划性偏差呢?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8-5 16:05: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futang 于 2016-8-5 16:19 编辑

这种事件,大多数官方机构(我接触的TGA、MHRA)都建议放在偏差里,即所谓的Planed Deviation。还是从定义的理解来看。
偏差的定义:无论是否事先知晓,只要偏离了批准的程序或标准,就是偏差。偏差没有时间概念,也不管你是事先知道还是事先不知道,只要你的行为/现象不符合已经批准的程序或标准,就是偏差。计划性偏差比非计划性偏差的区别,就是因为事先知晓,可以在事先制定措施,将发生偏差后造成的不良后果降低。
变更的定义:其实并没有变更的定义,只有变更控制的定义,大家可以找。一般来说,变更都是有计划、有目的地改善某项工作,废除原来的验证状态,建立新的验证状态,以后一直用新的。作为临时变更来说,不一定是改善,也没有建立新的验证状态;即临时一次两次,并不是为了长期建立一个新的模式(程序、标准等)。所以从变更控制的定义推论,变更一般都是指永久变更。就像楼主提供的那个PPT中所描述的变更,在将来“always do”
所以,一个有明确定义的(偏差),一个没有明确定义的(变更),大家还是尽量向有明确定义的方向走。何况,通过偏差,我们还可以通过调查和CAPA去做改善。从PPT的例证来看,工艺验证时用的一台粉碎机,后来因为某种原因,本次生产不能用验证的这一台,需要用另外一个型号的。我们用偏差和变更分别走一遍,就知道哪个更好用了。

一、用偏差走
1、计划性偏差-事先调查评估-执行偏差(这时才真正发生偏差)-发生偏差后的评估-批准偏差,
2、又一次发生同样偏差-批准前与第一次一样处理-查找原因(这个可以在发生偏差之前就开始做)-制定CAPA防止再次发生
3、如果CAPA有要求-可能启动变更(改变原来的验证状态),将另外型号的粉碎机也做验证,作为新验证状态可以正常使用。
这个过程完全符合GMP的处事逻辑。

二、用临时变更走
1、发现需要变更-变更前评估-变更批准-实施执行变更-变更后评价-关闭变更
2、再次需要-重复之前的变更过程。
从变更控制的逻辑来看,并没有后续的制定CAPA的逻辑。

如果把GMP看做是傻瓜式的、计算机设定的固定逻辑程序来看,这个逻辑程序就结束了,形成闭环了。而偏差的逻辑闭环在于做好了CAPA。当然有些人会说,你傻呀,经常发生临时变更,就要想办法把临时变更做成永久变更。但临时变更不一定是向好的变化,不一定都能做成永久变更。这需要我们管理者脑子里比GMP多出一个逻辑,就是自己在临时变更的SOP里规定,如果多次发现同一类型的临时变更,需要制定CAPA,以防止这种临时变更经常出现。可以说变更的来源,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都是发现了某种不符合(即不符合原定的验证结论或状态,只要是不符合,就是偏差),然后为了解决这种不符合经常出现,需要CAPA,而CAPA可能需要变更原来的验证状态。

所以偏差、CAPA、变更的逻辑关系应该是这样的:已经建立的验证状态-发现偏差(事先事后、主动发现、主动改变、被外部发现)-CAPA-变更-建立新的验证状态。其中主动改变的这种形式,有可能在开始就是明确需要做永久变更,直接从变更开始,但变更方式的选择过程其实就是一个CAPA过程;如何选择一种新的变更后的状态(新标准或新程序),就是运用CAPA的理念,找到原因,寻找各种方式,最后选定了这种变更方式,然后直接对这种变更方式进行评估、批准、实施。选择的过程肯定有,没有严格地记录而已。另外一种说法,用偏差,可以引起一个大的流程环,而变更仅仅是这个大流程环里的一个小子环;从长远的预防的风险意识的处理这一事件来说,用偏差来处理更符合现在的以风险意义的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6-8-5 08:28:03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历多了就什么都见过了

我们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案例
有一个产品打算变更总混设备
但设备还没有买(不知道能不能成肯定不可能买的)
于是打算从中试开始试验
但我们也没有中试设备
也不可能委托他人去做
而且最终生产除了这个总混以外其他设备和批量都不会变化
我们没有必要再用别的设备去做前面的工序
摸中试设备的参数
于是我们决定从正常生产的产品中取出十分之一
到设备厂商去做中试和可行性研究
涉及到三批产品
这三批产品按照现有的工艺规程来正常操作的话
收率一定是不符合规定的
我们也不可能临时变更
此时最合适的工具就是计划偏差
原因很清楚
评估之前验证过的批量范围和后续的生产能力
仍在之前验证过的范围之类(之前变更过批量增加)
影响的只是收率一个数据
但通过这样一个计划偏差
把生产、质量、工艺、风险都联系起来
同时达到了试验的目的
也能提前让相关人员都得到通知和培训
目的就达到了
有什么可争议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6-8-4 21:33: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我也有同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6-8-4 21:34:5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楼主后面附带的这个图来自于哪里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8-4 21:35:24 | 显示全部楼层
计划性偏差偏差,这名词够新鲜!还不如叫钓鱼式执法的了!
就LZ举的水取样而言,那个明明算变更;再换个角度来讲,大修计划也应参考其他方面的计划来制定,是可以错开的。即使事发突然,那也只能算变更,不管你是改取样计划,还是大修计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6-8-4 21:41:5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在计划性偏差都讨论几年了,搜一下这些内容太多,我们不叫偏差,称之为临时变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8-4 21:54:19 | 显示全部楼层
意林枫 发表于 2016-8-4 21:41
这个在计划性偏差都讨论几年了,搜一下这些内容太多,我们不叫偏差,称之为临时变更

钓鱼式执法,算不算计划性偏差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8-4 21:55: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分情况,销售采购和生产计划有变化是可以接受的,很正常。工艺.检验.突然维修等,出现所谓计划性偏差,感觉怪怪的,有句话这样说的,早干嘛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8-4 22: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很面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6-8-4 22:43:39 | 显示全部楼层
mybest 发表于 2016-8-4 21:54
钓鱼式执法,算不算计划性偏差呢

从定义上来说,不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6-8-4 23:33: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意偏差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8-5 06:24:05 | 显示全部楼层
mybest 发表于 2016-8-4 21:35
计划性偏差偏差,这名词够新鲜!还不如叫钓鱼式执法的了!
就LZ举的水取样而言,那个明明算变 ...

大修影响取水,应该在大修的变更或偏差中进行评估的,不应另行搞一个偏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8-5 07:10:01 | 显示全部楼层
计划性偏差算啥,我们还有计划性变更、计划性涨薪、计划性升职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6-8-5 07:32: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沙一叶 发表于 2016-8-4 21:34
请问楼主后面附带的这个图来自于哪里啊

丁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8-5 08:4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按楼主的理解。临时性变更,跟所谓的计划性偏差,是一类的意义了。
关键的该是对超标准或不符程序的操作或结果,管理起来,原因调查、纠正预防,以这个看,按偏差管理更有优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8-5 09: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hongwei2000 发表于 2016-8-5 08:28
经历多了就什么都见过了

我们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案例

又学习到了一种处理方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发表于 2016-8-5 09:03:34 | 显示全部楼层
hongwei2000 发表于 2016-8-5 08:28
经历多了就什么都见过了

我们曾经有过这样一个案例

去设备厂家的中试和可行性研究的三批,也纳入自己的GMP管理,难道想作为产品销售,严重违法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发表于 2016-8-5 09:06:59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正常生产的产品中取出十分之一,应该不影响物料平衡和收率,因为产品有去向可查,有记录,就可以了吧,算什么偏差?即使最终影响到了收率,原因明确的,直接记录,也不需要启动什么偏差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6-8-5 09: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6-8-5 09:10: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沙一叶 发表于 2016-8-4 21:34
请问楼主后面附带的这个图来自于哪里啊

ICH Q7 文章里不是说的很清楚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京ICP证150354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证书编号: (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4-11-15 02:56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