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498|回复: 1
收起左侧

[其他] 关于“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的风险解析

[复制链接]
大师
发表于 2017-3-24 13: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关于“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的风险解析


 一、背景信息
  近期有相关机构的研究报告指出,在200℃以上高温精炼过程中,棕榈油比其他植物油会产生更多的氯丙醇酯、缩水甘油酯。随后,一些媒体关于食品中氯丙醇酯、缩水甘油酯毒性的报道引起了消费者的关注。本期我们为您解读。
  二、专家观点
  (一)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是全球关注的植物油污染物。
  氯丙醇酯是氯丙醇类化合物与脂肪酸的酯化产物,按照氯丙醇种类的不同分为3-氯丙醇酯(3-MCPD酯)、2-氯-1,3-丙二醇酯(2-MCPD酯)、1,3-二氯-2-丙醇酯(1,3-DCP酯)和2,3-二氯-2-丙醇酯(2,3-DCP酯),食品中检出量较高的是3-氯丙醇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谷物、咖啡、鱼、肉制品、马铃薯、坚果和以植物油为原料的热加工油脂食品中都有3-氯丙醇酯检出。尤其精炼植物油等食品中检出3-氯丙醇酯的报道逐渐增加。缩水甘油酯是脂肪酸与缩水甘油的酯化产物,它与氯丙醇酯是一对孪生兄弟,形成机理相似。在油脂精炼过程中,缩水甘油酯通常会伴随3-氯丙醇酯一起形成,3-氯丙醇酯含量高,缩水甘油酯含量也高。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已成为全球关注的植物油新型污染物。
  (二)一些研究认为这两种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风险较低。
  目前关于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毒理学研究尚不系统。香港食品安全中心依据饼干、植物油、糕点等食品中3-氯丙醇酯的含量对人群暴露量进行评估,结果认为通过上述食品摄入的3-氯丙醇酯对健康的风险不需要特别关注。德国风险评估研究所对欧洲人群经植物油摄入缩水甘油酯的风险进行了评估,认为一般人群经植物油摄入的缩水甘油酯对健康不存在安全风险。我国目前公开发表的研究资料也认为一般人群在通过植物油等食品摄入的缩水甘油酯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风险较低。
  (三)目前国际上未制定这两种物质的限量标准。
  针对3-氯丙醇酯可能在体内水解为3-氯丙醇,2012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世界卫生组织(WH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制定了3-氯丙醇暂定每日最大耐受量(PMTDI)为每公斤体重2μg/kg。但尚未制定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的相应限量标准。
  (四)优化精炼工艺可以减少这两种物质的含量。
  研究表明,3-氯丙醇酯在油脂加工原料和未精炼的植物油中含量极低,而植物油精炼后含量显著增加,其含量水平与毛油的原料种类有关,相比玉米油、菜籽油、大豆油,以果肉为原料的植物油如棕榈油更容易产生3-氯丙醇酯。优化生产工艺可以降低和控制植物油精炼过程中3-氯丙醇酯和缩水甘油酯的产生。
  三、专家建议
  (一)建议加强分析研究,为这两种物质是否需要制定限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二)针对不同油脂原料特点,比如有些油适合冷榨,有些适合热加工,建立不同的加工方式。适度加工,减少有害物质的形成,避免各种风险因子的过量形成。
  (三)建议消费者日常饮食注意营养搭配,食物多样化,参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的指导摄入量食用植物油,避免过量摄入。
本期专家:
  王兴国,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油脂及植物蛋白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谷克仁,河南工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
  李宁,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助理、研究员
主要参考文献:
  [1]Fatty Acid Esters of 3-monochloropropane-1,2-diol (3-MCPD) in Food 2012:11, Centre for Food Safety Centre , Food and Environmental Hygiene Department, The Government of the Hong Kong.
  [2] 宁柠等,食用油脂中缩水甘油酯的风险评估研究,中国油脂,2 016 (1):1-6
  [3]刘京等,食用植物油中氯丙醇酯的形成途径与检测方法,食品科学,2013(21):375-378
  [4]金青哲等,氯丙醇酯-油脂食品中新的危害因子,中国粮油学报,2011(11):110-222
  [5]http://www.dailymail.co.uk/health/article-4108370/Nutella-maker-fights-palm-oil-cancer-risk-study.html
  [6]EFSA Panel on Contaminants in the Food Chain (CONTAM). Risks for human health related to the presence of 3- and 2-monochloropropanediol (MCPD), and their fatty acid esters, and glycidyl fatty acid esters in food, 2016, doi: 10.2903/j.efsa.2016.4426.
  [7]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Agents classified by the IARC monographs[J].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http://monographs. iarc. fr/ENG/Classification/Accessed, 2013, 6.
  [8]周红如,2015,油脂中3-氯-1,2-丙二醇及其酯的分布、检测与其在热加工和精炼过程中的变化规律,江南大学。
  [9]王兴国,金青哲.食用油精准适度加工理论与实践,2016,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

http://www.sda.gov.cn/WS01/CL1679/171082.html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7-3-24 17: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4-17 23:13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