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5.1原材料的炮制:见中药材前处理工艺规程(SMP.JS-GG-12) 5.2生粉的制备 5.2.1灭菌:二人复核投料,按批配方称取净料,柴胡20.4kg、当归20.4kg、白芍20.4kg、白术(炒)20.4kg、茯苓20.4kg、甘草(蜜炙)16.3kg、薄菏4.1kg。将上述各药置脉动正压灭菌器中进行灭菌,灭菌时间每次90分钟,铺盘厚度≤10mm,执行“脉动正压臭氧灭菌器标准操作规程”(SOP.SC-SZ-48),下料,装入洁净不锈钢桶中,挂上标志。 5.2.2粉碎、过筛:将灭菌合格后的净药材用万能粉碎机选用120目不锈钢筛网进行粉碎,粉碎速度80-100kg/h,执行“FZ-400万能粉碎机标准操作规程”(SOP.SC-SZ-47),下料,装入不锈钢桶中,称重,挂上标志。 5.3批混:执行“HD-800多向运动混合机标准操作规程”(SOP.SC-SZ-06)二人复核投料,将粉碎过筛后的药粉投入到多向运动混合机中,混合30分钟,装量≤400kg/次,下料,装入不锈钢桶中,称重,挂上标志,送入中间站,待中间产品检验。 5.4提取、浓缩:二人复核投料,按批配方称取生姜片20.4kg投入到500L可倾锅中,执行“QJ-500L搅拌式可倾锅标准操作规程”(SOP.SC-SZ-60),加水煎煮3次,第一次加饮用水204kg(10倍量),控制蒸汽压力0.1-0.15Mpa,加热至沸,煎煮2小时,放料,用100目不锈钢筛网过滤,置于不锈钢桶中;第二次,第三次,分别加饮用水163kg(8倍量)和122kg(6倍量),同法煎煮各1小时,滤过合并于不锈钢桶中,得药液350±10L。滤液用QN-1000L球形减压浓缩罐浓缩,执行“QN-1000L减压浓缩罐标准操作规程”(SOP.SC-SZ-59),控制真空度为-(0.04-0.06Mpa),温度60-80℃,蒸汽压力0.1-0.15Mpa,浓缩后的药液相对密度为1.03-1.08(60℃),下料,置于密闭的不锈钢桶中,挂上标志。 5.5 合坨、醒药:二人复核投料,将批混后的药粉平均分成二份,取其中一份置槽形混合机中,执行”CHJ-200型槽形混合机标准操作规程”(SOP.SC-SZ-49 )。加入生姜提取浓缩液,浓缩药液温度65-70℃,加入量为药粉:浓缩液=1:0.6,装量≤100kg/次,搅拌混合时间20分钟,下料,置醒药台上进行醒药,时间20-30分钟,制成软材,另一份药粉同法制成软材,下料,装入不锈钢桶中,称重,挂上标志。 5.6 制丸,凉丸,选丸:执行“YUJ-17A型高效自动制丸机标准操作规程”(SOP.SC-SZ-51),选用出条孔径直径4.5mm,调整制丸速度为60-70kg/h,加入润滑剂(95%乙醇)适量,开始制丸,下料,置不锈钢盘内,放到凉药架上,待温度降至室温后,下料,再用滚筒筛丸机选用编号为2号的筛网进行选丸,调整选丸速度为290±10kg/h,执行“SWG-500型滚筒筛丸机标准操作规程”(SOP.SC-SZ-53)。下料,装入不锈钢桶内,称重,挂上标志。制丸剩余的尾料,装入不锈钢桶中,密闭,称重,挂上标志,送入中间站,混入下批合坨工序中。 5.7盖面:执行“BYJ-1000型糖衣机标准操作规程”(SOP.SC-SZ-54),将合格的药丸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1份投入到糖衣机中,装量50-70k/次,调整主机转数7-10转/分,开始给风,送风量2.2m 3/分,热风温度35-40℃,待药丸温度为35℃左右时,开始盖面,用手动喷枪均匀喷洒70%乙醇,使药丸表面均匀湿润后,再均匀撤入药粉(120目),调整主机转速为20-25转/分,反复操作3-4次,使药丸大小均匀,光滑,完整,色泽一致时,停止盖面。另一份也同法操作,下料,装入不锈钢盘内,挂上标志。 5.8干燥,选丸:执行“WBX-10型微波炉干燥灭菌机标准操作规程”(SOP.SC-SZ-55),调整干燥温度70-75℃,干燥时间1小时,装量≤40kg/次,进行干燥,下料,装入不锈钢桶中,挂上标志,再用滚筒筛丸机选用编号为2号的筛网进行选丸,调整速度为290±10kg/h,用1/100电子天平检查重量差异:取本品10丸为1份,共取10份,分别称定重量,求出平均重量,每份重量与平均重量相比较,重量差异限度为平均重量×(±7%)。执行“SWG-500型滚筒筛丸机标准操作规程”(SOP.SC-SZ-53)。下料,装入不锈钢桶中,称重,挂上标志。 5.9打光:执行“BYJ-1000型糖衣机标准操作规程”(SOP.SC-SZ- 54),将选丸合格后的药丸,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1份投入到糖衣机中,每次装量控制在50-70kg/次,调整主机转数为20-25转/分,均匀加入虫蜡粉进行打光,虫蜡用量为药丸总重的0.01-0.02%,分2-3次加入,直至药丸表面光亮,色泽一致,停止操作,另1份也同法操作。下料,装入不锈钢桶中,称重,挂上标志,转入中间站,待中间产品检验。(虫蜡用前,应加热100℃熔化,过80目筛,放冷,切片,研细,过60目筛)。 5.10分装(瓶分装连动线) 5.10.1理瓶:执行“BZ120型自动理瓶机标准操作规程”(SOP.SC-SZ-57),将洁净的聚乙稀瓶放入理瓶机上进行理瓶,气源压力≥0.6MPa,工作压力0.4-0.6MPa,理瓶速度为40瓶/分。 5.10.2装瓶:执行“BSP-120型摆动数丸机标准操作规程”(SOP.SC-SZ-57), 将化验合格的药丸放入数丸机料斗中,调整空气压力0.3Mpa,进行装瓶,每瓶装量为60g,装瓶速度为40瓶/分。每隔30分钟用电子天平称量3瓶检查装量,装量差异限度:每瓶60g+1g。 5.10.3拧盖:执行“BXG-120中速搓盖机标准操作规程”(SOP.SC-SZ-57),进行拧盖,速度为40瓶/分。 5.10.4封口、贴标:执行“BFT-120型封口贴标组合机标准操作规程”(SOP.SC-SZ-57)进行热合封口、贴标,封口温度90℃,冷却水温度5-30℃,并打上产品批号,速度40瓶/分。 分装过程中随时检查分装质量,要求:装量准确,封口拧盖应平整,紧密,贴标要位正,牢固,无皱褶,批号清晰,正确。分装后的合格药瓶装在内衬塑料袋的不锈钢盘内(只传袋,不传盘),称重,挂上标志,转入下道工序。 5.11包装:每盒装1瓶和1张产品说明书,盒上下开口处中间各贴一个封口签;每箱装100盒和1个产品合格证(装箱单),大箱上下各加一个垫板,大箱上下开口处用不干胶带封牢,再用半自动打包机PP带打成井字包。执行“NKFIA半自动捆扎机标准操作规程”(SOP.SC-SZ-58)。 5.12 包装前,小盒、大箱用喷码机分别喷上生产日期、产品批号、有效期至、流水号。执行“A-P喷墨编码机标准操作规程”(SOP.SC-SZ-13)。 在包装过程中随时检查包装的数量及质量。包装结束后仔细统计小盒、说明书的数量,喷完产品批号的小盒、说明书,执行“标签使用管理规程”(SOP.SC-SZ-04)。 5.13 标志的内容:品名、批号、数量(重量)、状态、日期、操作者、复核者等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