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刘贺煜 于 2019-7-1 16:07 编辑
诡辩,或者说是诡辩论本身是一种方法论。更准确地说,诡辩论是一种论证方法,它的根本特点是一种歪曲的论证,诡辩不同于武断,也不同于谣言。武断是根本没有理由,人们一看就是强词夺理;谣言是无中生有,人们一听就是居心险恶。但诡辩在论证其道理时,总是要拿出一大堆的“根据”,所以,在表面上,总能迷惑一部分人。 ----百度百科
我们经常会看一些用看似科学的理论来宣传中药无效论的文章,这些文章看起来有道理,实则是都是一些诡辩。诡辩最常用的就是偷换概念,我们来看看有些哪些黑中医的套路。
一,用个别治疗无效案例来代表所有患者 任何一种疗法都有一定的治愈率,不会是百分之百有效的。那些文章只选取了几个无效的案例,有的还极尽煽情的写某患者使用中药耽误治疗或是弃用中药后改用西药治好的,让人不由的觉得中药无用。其实任何一种疗法只要有治愈率就是用的。假设有2种药A和B,治愈率分别为70%和50%,明显A比较好。但我们能淘汰B么?不能。因为A药还有30%的患者无法治愈,也许B药就可以治疗那30%的患者。而且中药未必是例子中的B药。
二,用早期中药没有临床试验来指责中药研发不完善 我们都知道新药是需要进行临床试验的,也被很多人称为GCP试验。但任何政策法规都是逐步完善,必须开展临床试验的政策也不是一开始就有的。那些在这个政策之前就上市的中药自然没有开展临床试验。根据政策法规执行的一般原则前事不纠,不会按照现有政策去处理政策生效之前的事情。那些中药当然不会去补做临床试验。而不仅是中药有这种情况,西药也同样有这种情况。很多早期的西药同样没有现在标准的临床试验,比如阿司匹林。
三,用外国医生不用某中药来证明其无效 某中药不出口,外国医生自然不会使用,这是很正常的事情。用电视剧来举例,各个视频网站的电视剧板块中,国产剧、美剧、英剧、日剧、韩剧这些是比较常见的,觉大多数观众没看过其它国家的电视剧。然后我们采访这些观众,他们会说没看过某国的电视剧。能用这个做论据来证明某国的电视剧很烂么。
四,某中药没有或是很少SCI文章来证明其无效 SCI是评价科研的,而不是用于评价药效的。发表论文创新点是一个决定性的因素。创新点就是新,要别人没有的。而大部分中药都是古方,自然不会新。当然相关的SCI就少。同样那些在SCI出现之前就有的西药,研究它们的SCI文章也不多。
五,用某中药的来源比较常见来证明其无效 举个例子,很多文章都写到阿胶不过是水煮驴皮,所以阿胶没用。阿胶的原料确实是驴皮,但这跟疗效有什么关系么。难道药物的原料一定要是化学合成、微生物发酵,或是所谓的天才地宝才行。经典西药胰岛素,我们最常用的是猪胰岛素,猪胰岛素是从猪胰腺中提取出来的。猪胰腺可以算是猪下水。按照这个理论,猪胰岛素不过是猪下水做的药,不可能有疗效。
六,中药不符合西药理论所以中药无效 中药和西药本来就是两个理论体系,中药不符合西药理论系统很正常。无论哪种理论系统要用事实说话。一种药是符合中药理论还是符合西药理论不重要,重要是它的临床效果。要用临床试验的数据、临床的大数据来说话。
七,用违法案例来说中医是骗子 中医药确实出了一些违法乱纪的害群之马。比如张悟本,比如权健等等。但不能因为有了这些骗子就说中医都是骗子。西医就没骗子么。魏则西事件就是某些不法西医弄出来的,那我们能说西医都是骗子么。
我们不能否认中药有很多的不足。但我们不能因为中药有这些不足就全盘否定中药。自古以来,中药就是在不断的改进之中,比如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就对中医药进行了修正,现在象屠呦呦老师等人也一直在努力改进中药。
中医药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不能完全照搬古人,也不能完全否认中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