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493|回复: 11
收起左侧

[执业药师考试] 中药有副作用吗?

[复制链接]
药士
发表于 2013-7-3 17:3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继云南白药“乌头碱事件”、四磨汤“槟榔入药”之后,多种中成药含有朱砂的报道又掀起风波。万事万物都有其双面性,就一般中草药而言,也是一样的道理,有其治疗和预防的作用,也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中药“毒性”问题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传统中药材安全性日益成为公众讨论的热点。中药含有毒性成分,未必有害,要辩证看待中药毒性,正是中药的某些“毒性”纠正了人体的“偏性”,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

  

        人参:

  

       人参,自古被视做神草,“下有人参上有紫气。”被称为“百草王”的头衔。人参林林总总都离不开一个“补”字。人参的功效是大补元气,固脱生津,安神。治劳伤虚损,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泄,虚咳喘促,自汗暴脱,惊悸,健忘,眩晕头痛,阳-痿,尿频,消渴,妇女崩漏,小儿慢惊,及久虚不复,一切气血津液不足之证。

  

       人参主要用于气虚者,阴虚而火不盛者可以使用,而阴虚火稍盛者则少用,阴虚而火大盛者则要忌用。因为人参有助火益气作用,阴虚者用之更耗阴。人参益气健脾,适当使用可改善消化功能。如果长期大量使用,可出现皖腹胀满症状,反而饔滞作饱、食量减少。虚人外感无虚象时,有表证而头胀、头痛、发烧、便结、恶心、呕吐、舌苔厚腻者,当以不用人参为好,用后可使表邪久滞不去,加重病情。


  人参服用的剂量,没有固定的要求。对于危急重证,非量大不足以救急解危。如抢救心源性休克,可以用至30~50克;而作为补虚扶正使用,以1~2克或者5克以内为一日量,服用半个月或一个月,然后休息一周左右,必要时再服。这样做就可以避免毒性反应。

  


       人参中毒时的处理,一般可以给予甘草水、蔗糖水口服以缓解毒性,严重者可以静脉注射或口服萄葡糖。“人参畏萝卜”,用生萝卜汁口服亦可对抗人参的毒性作用。

  

       当归

  

       当归自古就有“养血圣物”之称,自古流传诗句:“当归方寸地,独活人世间”。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肠燥便秘、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

  

      祖国医学认为,当归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为血中之要药。因而,它既能补血,又能活血,既可通经,又能活络。凡妇女月经不调,痛经,血虚闭经,面色萎黄,衰弱贫血,子宫出血,产后瘀血,例经(月经来潮时,出现口鼻流血)等妇女的常见病,都可以用当归治疗。

  

        怀孕期间不宜服用当归。

  慢性腹泻或腹部发胀的病人不宜服用当归。

  儿童不宜服用当归。

  当归属甘、温、润之补品,热盛出血者禁服。

  温阻满及大便溏泄者慎服。


  正确方法:

  

       中药与任何药品一样,都存在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这是不可回避的问题。过去长期认为可能是安全的药物,在现代医药卫生领域先进技术、检测手段下逐渐得到辨识,这是医学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情况。

  

       专家建议,凡是慢性病(包括疑难杂症)需长久治疗的患者,口服中药超过3月到1年的,建议用甘草30g代茶泡服,一来可以解决胃肠道的不适症状,二来可以化解体内因长期口服中药造成的慢性蓄积毒性。

  

       中药的毒副作用与其炮炙有很大关系,炮炙得当,能提高疗效数倍。炮炙不当,就要产生毒副作用,甚至杀人。已故著名中医学家岳美中前辈,尝谓:“为医者,欲治疑难大症,求显效速效,必须研究和掌握大药毒药的应用规律,因为大病要用大药医。”诸如麻、桂、柴、母、黄、乌头、附子、硝等,均为大毒药物,均有冲墙倒壁、起死回生之力。用之得当,能救危迨于顷刻,用之不当,即祸不旋踵。故临床之际,药物的炮炙。品种及用量,当细心处置。

  

       中药毒副作用的产生与也有很大关系,药量过小固然影响疗效,药量过大,毒害患者,必横祸立至。药量问题,前世药学家们都有标明。古人的经验是宝贵的,应该学习继承。但是学古不要拘于古,更要创新,而创新不能滥用。比如川乌,草乌泡酒口服,常有中毒或死亡。(都属于药物过量造成)内服过量细辛,造成头痛.腹痛.鼻血等。非药之过,乃医之过也。因此为医者,应认真研究和掌握用量的标准和规律。

  

        中药从广义来讲,都有一偏,偏即为毒。故临床医者用药、处方都应该知道药物的药性理论,炮炙时间、用量标准。去毒增效,方能把患者于疼痛之中解救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7-3 17: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药三分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7-3 17:58: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也有副作用,也有不良反应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7-3 18:47:05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药三分毒啊,还是身体健康比什么都好。。。。{:soso_e1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7-3 19:5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吃什么东西进肚子都有危险,要以风险管理的知识来操作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3 20:44:10 | 显示全部楼层
能不吃的就不吃,是药就有毒,还是靠自己安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3-7-3 21:13:26 | 显示全部楼层
是药三分毒,药要用到恰到好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7-3 21: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知道,但老一辈说,是药三分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7-3 22:00:0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7-3 22:09:21 | 显示全部楼层
凡事都有个度,馒头吃多了也能撑死。中药有效,必然有其作用机理,有作用机理,必然有其物质基础。有物质,就有量度。超了限度,就有副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7-5 13:42: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毒性有广义和狭义不同:广义“毒”即是药,就是药物的偏性,泛指一切药物。狭义的“毒”是指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就是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
       良医用药虽峻猛亦可活人,庸医用药虽温补亦可杀人

点评

谢谢指点  发表于 2013-7-5 14:2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27 21:0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 ,是药三分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5-6 09:13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