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冷血无情 于 2016-4-8 18:36 编辑
首先,近期似乎大家突然对这个口服固体制剂车间的共线分析、最差产品选择的兴趣度激增,现整理下近日的帖子链接: 1、求教:多产品共线的标记产品选择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01453&fromuid=180243 2、关于合剂车间和中药提取车间的设备清洁验证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01492&fromuid=180243 (出处: 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3、关于产品共线生产,最难清洁品种评估[清洁验证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01547&fromuid=180243 (出处: 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4、清洁验证应按品种还是设备做?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01584&fromuid=180243 (出处: 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5、清洁验证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01594&fromuid=180243 (出处: 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接下来贴几个以往药王的共线分析贴: 1:67页的多产品共线风险评估【2015年1月】培训资料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76744&fromuid=180243 (出处: 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2、毒手药王之模板——固体制剂车间多品种共线生产风险评估报告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4492&fromuid=180243 (出处: 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3、【免费】新版GMP口服液体车间多品种共线生产风险评估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56884&fromuid=180243 (出处: 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4、【原创】口服固体制剂共线生产风险控制之(一)纲要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87195&fromuid=180243 (出处: 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最后放上一个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帖子,至少,东西是我想要的 1、网络首发《清洁验证方案模版》(某著名企业)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0688&fromuid=180243 (出处: 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大傻老师听说曾经是三剑客的一员,可惜来的晚,现在看不到大傻老师的帖子了)
好了,接下来是个人的理解。 首先,通常以新车间为例,对于一个车间3条线左右,然后10个产品以上的话可以开始进行共线分析,进行最差条件的选择了(此处,个人不太建议整个车间多条生产线最终只定出一个产品进行验证),如果产品数较少的话,感觉可以直接每个产品都进行验证了,虽然共线分析选择一个产品也并无不可,但是感觉每个产品都进行验证,对于产品量较少的情况也不会造成太大的压力与成本消耗,反而可以更好的获知每个产品的清洁数据,对自己,对患者,对公司,对检查官都负责,下面考虑车间内多产品共线的情况。 一、通常,存在多产品共线的新车间通常都是老车间转移地址后的新车间,完完全全的新建车间,一下子就多产品共线的情况应该不大,那么以前应该是有老产品的清洁数据的,相对而言,在遇到挑剔的检查官问到未选为最差条件的产品的验证的时候,也有一定的数据支持。针对车间内的多各产品,可以考虑先按制粒工序的生产线对产品进行分类,毕竟,越到后面工序,生产线的交叉情况越乱,此处我们评估的目的是选择出最差条件下的产品,而不是进行限度的计算,所以我认为按照制粒生产线先进行分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理顺车间的产品,免得剪不断,理还乱,越评估越乱。 二、针对每条线的各个产品,进行矩阵分析,当然,此处的矩阵并不是来计算限度的,可以以横坐标为相关分析点,按照附录要求,至少应包括毒性,允许的日接触剂量,溶解度等方面进行考虑,当然,大家还可以加上现实生产中可能会遇到的情况,比如,清洁的难易程度,是否存在已知的清洁问题,清洁后有没有什么香味、味道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其中,并不是说溶解度小的产品,他就是一定是难清洁的,比如泥土,不溶于水,但是用水冲,很容易就会干净的,所以有时候产品的实际清洁状况可能会比他的溶解性更科学一些,当然,更多的情况下是我们的目视,误差相对较大,如何科学的比较,还是希望大家仁者见仁吧。至于毒性数据的查询,目前针对日暴露量的资料相对较少,查询难度相对较大,但是LD50目前多数产品都可以查到相应的数值,查询方式链接如下http://www.toxnet.nlm.nih.gov/(TOXNET)及http://www.drugfuture.com/toxic/search.aspx(化学物质毒性数据库)如果能够查到产品的CAS号,至少LD50值是通常都可以查到的,大家可以对自己公司的产品进行列表汇总,免得以后重复查询。 三、查询好毒性,溶解度,日接触剂量等数据后,就可以针对这些数据进行排序了,如果您认真阅读了开篇的几个连接贴,就会发现有人建议,每个分类下的最差产品均进行一次清洁验证,或者有人也建议了分情况讨论,选择最差的做一次验证,其他项下第一名进行一次清洁效果的确认,或者,中国人的通病,面对这么多并不是按照我们理想中的排序(毒性排序ABCD,剂量排序ABCD,溶解度排序ABCD),拍拍屁股,随便定一个吧。。。 四、当然,针对这些数据,我相信做的好的公司会有一个比较科学的处理方式,或者是乘法法则,或者是代数法则,但是鉴于各公司的保密制度,不方便泄露,那么就到了大傻子老师的那篇帖子了,大家可以下下来研究下,在这里简单介绍下,选取了清洁难易程度,溶解性,毒性/活性三个方面,针对每个方面都确定了相应的分值,对每个产品进行评判,最终进行简单的乘法法则运算选出了最高数值的产品作为最差条件。 五、至此,共线车间的最差产品已经选择出来了,我们可以针对这个或者这几个产品进行清洁验证了。 六、车间内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新的或者变更的设备,针对变更设备,以前从网上借鉴了一个简单的流程图,我认为对低风险的车间而言,这个图还是比较不错的,虽然比起复杂的图来说他简单了一些,但是就算是这个简单的图,我认为国内能够照着做的也不是太多吧file:///C:\DOCUME~1\2140\LOCALS~1\Temp\ksohtml\wps2CB.tmp.png 毕竟,针对这个设备进行多种分析,不是简单的设备变更内就可以简单完成的,一般需要单独进行评估,但是,又有多少公司能够有足够的人员配置完成这些工作呢?还是视而不见? 七、新产品进入这个车间(可能是临床样品)的话,根据最新附录的要求,这个产品至少是要进行清洁效果确认的,此时不需要考虑这个产品是否成为新的最差产品,但是当这个产品正式上市之后,就要重新分析产品是否是最差的条件,如果是,那么就应该更换最差条件的产品喽~ 八、似乎,罗里吧嗦了很长一段,关键部分也都是大家所知道的,而且,鉴于语文水平太低,很多地方可能不通不通,希望大家体谅。我也知道自己所知甚少,望大家鸡蛋轻扔,多多沟通,一起学习进步吧~PS针对清洁验证的具体实施,不论是回收率还是取样方法,检测手段,限度的计算,论坛也有很多帖子,大家可以下载学习,这里就不继续罗列了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