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
UID224786
帖子
主题
积分6121
注册时间2015-12-16
最后登录1970-1-1
听众
性别保密
|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山顶洞人 于 2018-11-20 13:42 编辑
遴选一周问答精华,让知识传递更加便捷,尽在《蒲答》专栏。觉得答案不满意,可以点击下方链接参与讨论。
本次内容由“持久的永恒”编辑,“山顶洞人”修订;“赤健天麻”冠名赞助。
“赤健天麻,聪明人一辈子不糊涂的保护神。”
联系方式:天麻妹18284005401;杨曙光13908125612;微信同号。
诚征冠名商、长期有效
1、[生产制造] 中药破壁饮片的“破壁”指的是啥意思?
问:1:中药破壁饮片目前国家权威的部门对此名称或叫法(中药破壁饮片)是否有有明确的定义,而不是某些厂家因为抢先占领市场而进行的自主行为?2.其中药破壁饮片中的“破壁”指的是细胞壁吗,还是仅仅指的是粉碎的很“细”?3.以一些厂家对中药破壁饮片的定义描述。其先粉碎成300目以上的细粉,然后再通过无添加制成小于100目的颗粒(细粉),如果不制成小于100目的颗粒(细粉),粉碎成300目后,直接包装,算不算“破壁”饮片的范畴?
答:1、中药破壁饮片定义:是将符合《中国药典》要求并具有细胞结构的植物类中药饮片,经现代粉碎技术加工至D90﹤45μm(300目以上)的粉体,加水或不同浓度的乙醇粘合成型,制成30~100目的原饮片全成分的均匀干燥颗粒状饮片。目前约涵盖20余种。
2、破壁是指破细胞壁,粉碎只是单纯的粉碎,有可能破细胞壁,也有可能没有破细胞壁
3、破壁当然应该是指细胞壁破碎啦,但是,有人往往在炒作概念。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62434&extra=page%3D5%26filter%3Dauthor%26orderby%3Ddateline
2、 压片机强迫加料器里的计量轮是怎么计量的?配料轮和加料轮是怎么发生作用的?
问:如题。
答:计量轮的计量并不是计片剂的重量,而是控制料斗物料进入强迫加料器的速度。这个速度需要和加料器消耗物料的速度一致,太慢的后果自然就不用说了;如果太快,那么加料器里的两个轮就可能会把物料搅结块(搅死),对于容易结块的物料需要控制不能快。 配料轮和加料轮都是靠转动叶片带动物料,强迫物料流动。配料轮和加料轮都能起到搅拌作用,只不过转盘经过加料轮时下冲落到加料位置,所以加料轮的主要作用是将物料拨入中模孔。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62450&extra=page%3D5%26filter%3Dauthor%26orderby%3Ddateline
3、[设施设备] 冷库探头位置
问:原料药生产工厂,冷库温度在2-8℃,探头按照温度分布验证结果放在最高点。客户审计说有温度范围的冷库探头至少要有两个点,一个放在最高,一个放在最低。请问:
1、是否一定需要两个探头,法规有明确规定吗?
2、如果需要两个探头,那冷库的温湿度记录是这两个点都要进行吗?万一出现热点的比冷点的温度低,难道要写偏差吗?
3、温度报警系统也要跟两个探头关联吗?
答:从设计出发的考虑,冷库整个仓,温度分布肯定不相同,温度探头应该安置到合适位置,也就是最差位置,一般我们会把冷库的温度最冷点和温度最高点位置,算作最差位置,安放探头,所以至少要有2个探头控制。另外,大家在理解温度最差条件的时候同时考虑上限和下限的最差。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62651&extra=page%3D5%26filter%3Dauthor%26orderby%3Ddateline
4、[确认&验证] 制剂中间产品储存期限的验证
问:请教大家中间产品(总混的颗粒、素片、包衣片、内包装产品等)储存期限验证都怎么做?和工艺验证同一份方案做呢还是分开(因为储存期限的验证周期比较长)?还有更换辅料厂家的时候有必要每个品种的中间产品储存期限都要进行再验证吗?
答:因为你只需要验证储存期限,所以可以不单独做产品来验证,验证单独列方案,在工艺验证中取样用模拟包装储存来验证。
验证需要检验的项目根据你合理的风险评估来确定,辅料发生变化后需不需要做验证也是根据你合理的风险评估来确定。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62491&extra=page%3D5%26filter%3Dauthor%26orderby%3Ddateline
5、[质量保证QA] 偏差调查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是否算纠正预防措施?
问:各位,在偏差调查过程中为寻找原因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是否属于纠正预防措施?个人认为属于,但capa属于用于消除已发生的不合格情况所采取的措施,防止再次发生!那么觉得可能可能不算纠正预防措施!
答:这是概念不清楚,纠正/纠正措施/预防措施 。纠正是对已出现的不符合采取的措施,包括修复/返工/调整;纠正措施是为消除已发现的不符合或其他不期望的原因,防止再次出现问题;预防措施是消除潜在不符合或其他潜在不期望的原因采取的措施。
偏差只有找到原因才能采取措施,而偏差一般采取的措施叫纠正或纠正措施,而CAPA采取的措施就是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62574&extra=page%3D5%26filter%3Dauthor%26orderby%3Ddateline
6、[研发注册] 注射剂关于使用活性炭的问题
问:请教下各位老师,2017年12月份发布的关于注射剂一致性评价征求意见稿中提出,注射剂生产中不建议使用活性炭。为了有效去除热原(细菌内毒素),需加强对原辅包、生产设备等的控制,大家对于这句话怎么理解?咱们公司现有产品都是使用活性炭吸附的,但是现在又有一个新的产品即将进行中试,那么新的产品是不用活性炭,之前的几个产品该怎么做?如果不使用活性炭用什么控制,或是增加一个其他的过滤设施?请求各位老师给出一个确切的指导意见,谢谢!
答:活性炭的使用,弊大于利,以前原辅料厂家生产水平太差,制剂生产不得已而采取的方法。但是活性炭成分复杂,吸附的同时伴随释放,其危害性不可预测,所以现在不建议使用,转而要求提高入厂物料的质量水平以及对设备清洗提高要求。
对于现有老产品,限于官方监管的滞后,只能捏着鼻子继续使用。
不使用活性炭不是加什么超滤设备,是要求采购的原料就符合注射剂要求,其它工器具、水等处理都严格执行灭活和保管等。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62640&extra=page%3D5%26filter%3Dauthor%26orderby%3Ddateline
7、[生产制造] 洁净区的温湿度
问:现在洁净区不强制规定温湿度了,请问你们自己有规定温湿度范围吗?范围定的多少?用什么仪器监测?监测区域有哪些呢?
答:可参照按98版GMP无特殊要求时相关规定控制中提到的无特殊要求时温度应控制在18~26℃,相对湿度控制在45%~65%。具体根据工艺要求来定,不一定要参考别人的,与你们自己的产品、剂型以及工艺关系比较大。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62647&extra=page%3D5%26filter%3Dauthor%26orderby%3Ddateline
8、[质量控制QC] 关于实验室OOS和OOT调查问题
问:假如在检验过程中出现了不合格项,一定要展开OOS或OOT调查吗,调查过程中如果操作人员,方法和物料都没有问题,还需要复测吗?
答:检验过程中出现了不合格项开展的OOS调查,不仅是只针对实验室,所以哪怕确定检验结果没问题,还是必须开展OOS调查。复测是为了判断检验结果有没有重复性,为OOS调查提供依据。如果确定检验没有问题,可以不复测。
答2:除非明显计算错误,是否需要复测,根据项目属性而定,例如:微生物,无菌,可以复测。但是,不能根据复测结果转序或放行。只能作为调查分析的支持数据。
答3:复测是用来核实调查出的结果,复测产生的数据,并没有太大意义。
歪楼:复测谁敢省略,哪个实验员敢说我做的肯定一点错没有,有错枪毙我,谁敢这么说,谁就可以不复测。一次操作没问题,两次操作没问题,一百次操作也没问题我就不相信了。次次都是样品的问题,这生产出来的东西也太次了吧。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62594&extra=page%3D5%26filter%3Dauthor%26orderby%3Ddateline
9、[确认&验证] 清洁验证中同一目标产品的限度不同,方法学需要重新做吗
问:个不同的清洁验证方案中,选择了同一的目标产品,一个方案中可接受的残留浓度是10ug/ml,另外一个是8.9ug/ml,但是做方法学的时候,检验方法学和取样方法回水率就选用了10ug/ml的浓度做的;线性范围是在5.56-15.56内,那8.9ug/ml在这个线性范围内,是不是就不用再用8.9ug/ml这个浓度做检验方法学和取样方法回收率了?
答:再线性范围内,那么方法学不需要;取样回收率,你做10ug/ml的时候应该平行做了8ug/ml和1.2ug/ml,有的企业会做5ug/ml和15ug/ml,总之不是单纯的做10ug/ml,围绕10做了一个上下范围,8.9无疑是在范围内的,因此不需要再做回收率验证了。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62705&extra=page%3D4%26filter%3Dauthor%26orderby%3Ddateline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62746&extra=page%3D4%26filter%3Dauthor%26orderby%3Ddateline(相关延伸贴)
10、[质量保证QA] 持续工艺确认与正常工艺验证有什么区别?
问:如题。
答1:首先,持续工艺确认不能替代周期性验证,这是CFDA给予的明确答复。
再者,持续工艺确认作为FDA工艺验证第三个阶段,是对产品工艺和质量的持续确认,当然目前国内GMP或者指南没有更明确的做法,对于我们实施来说也有一定难度,目前多数也都使用SPC等手段进行控制,通过趋势分析,发现异常变异,从而进行改进。每个企业的实际情况不一样,既然没有明确的标准。那就采用适用于自己企业的方法进行控制,避免给自己匡的太死,造成无法解释的局面。
答2:简单来说区别有两个:① 正常前瞻性工艺验证会有挑战正常运行限的要求,但持续工艺验证通常在运行限进行回溯,除非有偏差,通常判定过程控制是稳定的②正常工艺验证通常考虑的因素更多,包括CPP、KPP和Non-CPP,但同步的持续工艺验证通常仅考虑CPP
https://www.ouryao.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62868&page=1#pid966325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