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答》论坛问答一周精选(2021年05月27日-2021年06月06日)
遴选一周问答精华,让知识传递更加便捷,尽在《蒲答》专栏。
本次内容由“王小妞”编辑,“飞凌大圣”审核。
栏目内容采集于蒲公英论坛,主要来源《有问有答》板块,不代表蒲公英论坛意见。 PS:诚招冠名商!
1、[生产制造]湿法制粒改为一步制粒属于什么程度的变更?
问:中药颗粒剂产品原来是湿法制粒,把辅料和浸膏放入槽型混合机制软材,摇摆制整粒,再到沸腾制粒机中干燥。现在直接在沸腾制粒机中一步制粒和干燥。按照《已上市中药药学变更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这个制粒工艺变更属于变更管理中的哪种程度?中等还是重大?《已上市中药药学变更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中变更工艺的中等变更:(7)变更药液的浓缩、干燥方式,对活性成份或指标性成份含量等不产生明显影响的。(12)变更普通口服中药制剂复方或单方制剂的制药方式,对制剂质量不产重复影响的。(13)变更口服固体制剂成型工艺中的干燥方法,对制剂质量不产重复影响的。按这些条款是否可以是中等变更?
答(论坛ID:18809939563):你们这个情况跟我们之前一样,不过我们是一步制粒改成了摇摆湿制粒,产能提高了不少。我们是划分到了中等变更,建议你写个评估,提前评估一下对成品的影响什么的,颗粒硬度和溶解性你们可以做一下实验,我们这是有一些影响。
2、[生产制造]剩余物料,你们是怎么处理的?
问:某批药品,计划用量2000克,结果来了个大神,收率干到85%,嚯嚯,某些材料就剩余了。那剩余的材料你们是咋处理的:1、转做研发项目用料;2,用作下批物料。我们,质量负责人直接牛逼,一个字,丢。用作下批,是直接使用,还是和下批做个混批?
答1(论坛ID:毛驴张):你们那些要混批使用的!我就纳闷了下批生产的产品含量以及相关数据与这批相近吗?就敢混。是,考虑成本,但是你在高风险的情况下去执行不可控的几率,这不是在耍流氓吗?与其混批后不合格两批共同销毁,为什么不直接一批销毁。孰重孰轻这么简单的问题为啥非要耍下大刀后再认命。所以说制药不是让你去挑战那点不可控的几率,而是要最大化的保证药品的安全、合格性。
答2(论坛ID:a7813169):质量管理也要兼顾企业经营的现状,直接丢掉会造成企业成本的增加,建议做好台账和记录,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下批次可以混用;下批次生产的药品可以采用该批次原料的有效期,既确保了质量也不造成浪费。
3、[生产制造]洁净工作台、生物安全柜、层流罩等的送风是回风吗?
问:非生产人员,基础知识有限,请教下上述这几种和背景环境的洁净级别不等的设备,他们的送风来源?还有就是它们排出的风的去向?和背景环境的空气会有相互交叉吗?
答1(论坛ID:JIANG12345):在洁净室内用于部分区域针对部分操作需要保持洁净以免污染,可以选择层流罩,直接从房间取风,自带高效过滤器,满足A级环境要求即可。生物安全柜看等级,常规的A2可直接在房间内取风排风,B2等级需直排到室外。生物安全柜有YY可以参考的。
答2(论坛ID:cloudsky):层流罩一般不从洁净室采风的,是从风管直接供风的。层流罩所以有初效和中效过滤器,末端装高效。所以它比洁净工作台和生物安全柜的构造要繁琐。
4、[工程设计与设备选型]关于高效过滤器更换周期过短问题?
问:车间的设计是在送风空调机箱内安装有粗效,中效,和高效过滤器。然后设备部门根据经验值每半年更换一下高效过滤器。看了论坛里的帖子说很多都是大于2年更换的。我就很好奇这种6个月更换一次的原因是什么?
答1(论坛ID:康贝123456):初中效6个月清洗更换一次,没什么问题,高效2-3年更换。或者漏了更换。你6个月更换也没人说什么,大不了说钱多、闲的,或者风险意识高,大企业责任意识强
答2(论坛ID:wuzi123456):一般就看压差咯,看各段过滤器堵不堵,维护就是基于这些要做的 还有看车间是不是产尘的,有没有合适的方式处理(设计问题)。原因可能很多,比如:愿意拿高成本换低风险、多道过滤设计有没问题、HEPA质量咋样、日常维护情况。
答3(论坛ID:LAZDNR):送风空调机箱内安装的一般是预过滤、初效、中效,而高效应该是在车间各房间。预过滤更换很频繁,初效与中效更换都是初始压差的2倍,一般是初效是3个月左右(根据当地天气情况),而中效一般是半年左右更换。而高效一般更换是2-3年更换,同时需要进行高效完整性检测,完整性检测A级、 B级大多是半年进行一次。所以半年更换的是不是空调系统中的中效?但如果我理解错误,是半年更换高效的话,费用实在是有点高。
5、[质量控制QC]检验标准,有没有反驳的?
问:查询我所了解到的法规,未发现检验记录中一定要有标准的规定。只要在相关记录中有对应标准号就可以。有没有反驳的人?
答(论坛ID:classicboy):GMP条款是最基础的要求。想做的更好就自己增加更多的内容。检验记录应当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1、产品或物料的名称、剂型、规格、批号或供货批号,必要时注明供应商和生产商(如不同)的名称或来源;
2、依据的质量标准和检验操作规程;
3、检验所用的仪器或设备的型号和编号;
4、检验所用的试液和培养基的配制批号、对照品或标准品的来源和批号;
5、检验所用动物的相关信息;
6、检验过程,包括对照品溶液的配制、各项具体的检验操作、必要的环境温湿度;
7、检验结果,包括观察情况、计算和图谱或曲线图,以及依据的检验报告编号;
8、检验日期;
9、检验人员的签名和日期;
10、检验、计算复核人员的签名和日期。
6、[质量控制QC]检测样品中金属镉的含量是负数?
问:检测样品中金属镉含量两个平行样都是负数,平均值也是负数,在记录中体现是负数,那么在最终检验报告中是直接把含量的结果写负数还是写符合规定?
答(论坛ID:飞凌大圣):出现负数,属于异常情况,要进行调查,不能盲目下结论的。
1、调查出现负数的原因,是设备异常?员工操作异常?还是对照品、样品本身有干扰?或者说方法本身有缺陷?
2、复测了没有?复测的结果是多少?不复测,原因又是什么?
3、委托第三方机构检测看看结果,跟你们的结果一致,还是不一致,如果一致,可以深入调查一下方法本身的问题;如果不一致,再分析可能存在的原因。
4、以上所有的情况都调查清楚了,你们也就离这件事的真相不远了。
7、[质量控制QC]检测报告可否多批合在一起出?
问:例如现在微限是每一个批次对应出一份报告,花在写报告的时间太多,能不能多批次合在一起,出一份报告就行?
答(论坛ID:九三):对内时,不必再有个报告,原始记录即可,每个批次的原始记录中本都会出一个结论,这个通常就够了。还有微限项目通常不会单独做的,其是依附于某个产品之下的,原辅料、中间产品或成品,那么这些在检验完成后,汇总出一个报告就可以了,更不必单独出报告了。
问:大家做过的洁净服有效期是多久?有关注它的检验结果趋势的么?到第多少天时是超限的?
答1(论坛ID:Joyce1234):我们洗好放在袋子里,我们取同一批次(我们验证清洗验证时一次洗6件,同时灭6件)清洗灭菌的,分别存放1、5、7、14、21,分别取一件进行测试,固定的位置。我们最长是21天,呼吸袋包装存放二更,没有长菌。
答2(论坛ID:无云007):根据产品风险而定,即便做了效期验证,也不建议按照效期验证的来走,也要缩紧,因为日常清洗过程中,和洁净服清洗前的微生物负荷都不一样的(比如新洁净服和穿一天的洁净服是不一样的,每天洁净服的污染程度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要想完全保证洁净服的验证状态是不现实的,建议缩短验证周期的三分之一)。
9、[质量保证QA]文件管理中的盖章?
问:生效文件的“原件”、“受控”、“复印”的章印是否有颜色区分,如有的话是否有文件做支撑,哪份文件支撑?
答1(论坛ID:阳光蒲照):文件和记录管理规程,原件只有一份,其余都是复印件,复印件加盖有效文本红色印章,文件有发放编号,登记管理中有记录。
答2(论坛ID:CZl1234):没有那么复杂,颜色这些可以自己公司进行定义,没有哪里会强制规定怎么做,我说一下我们公司的做法:1、会有三个章,原件章,受控章,作废保留章/作废章;2、因为章有明显的字体区分,则都是红色(这个根据公司自己要求,有的公司受控章是蓝色);3、承载这些要求,最好的文件肯定是《文件控制程序》了。
10、[质量保证QA]设计签字的地方谁来签字?
问:在GMP运行中,有的文件滞后,在职的时候签不了,比如一些长期稳定性报告的审核什么的。举个例子,比如说2020年起草的报告上,原先设计的是2年之后数据完成后,需要这个离职的人签字审核,可是2021年这个人离职了,那么到2022年设计签字的地方谁来签字?怎么处理比较好?
答(论坛ID:飞凌大圣):GMP体系中,所谓的某个人签名,是指某个职位的这个责任人员签名,并非张三李四王五某个特定人员签字,企业不可能因为某人离职就不转了。 按照人员变更的手续正常流程走就可以,到时间需要签字,找对应职位的责任人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