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434|回复: 1
收起左侧

[药品研发] 【14期】TargetMol明星分子—— Durlobactam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24-3-5 17:50: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17321231762 于 2024-3-5 17:50 编辑


Durlobactam sodium salt 货号 T11125,是 Durlobactam 的钠盐形式,别名 ETX2514杜巴坦钠、杜洛巴坦钠,是一种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对 β-内酰胺酶的 ACD类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Durlobactam sodium salt 可用于对包括鲍曼不动杆菌在内的耐药革兰氏阴性菌的研究。
图片1.png
▲杜洛巴坦分子结构


β-内酰胺酶背景介绍
β-内酰胺酶(β-lactamases是一类由某些细菌生成的酶,已知的有四类(ABCD类),可以使细菌产生多重抗药性,对抗β-内酰胺类抗生素(比如青霉素、头孢菌素、单酰胺环类、碳青霉烯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是现有的抗生素中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类,这些抗生素的分子结构有一个共同点:称为β-内酰胺的四元环核心,β-内酰胺酶利用水解打破β-内酰胺四元环使抗生素分子失去药理作用,使细菌产生抗药性。
β-内酰胺酶通常由革兰氏阴性菌生成,包括具有临床意义的 鲍曼不动杆菌-钙酸杆菌复合物(ABC)家族。由于ABC能够迅速获得多重耐药性(包括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和碳青霉烯类),临床治疗选择有限,因此这种细菌被认为是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威胁[1],开发针对此类细菌的药物具有重大临床意义。

图片2.png
▲  A,B,C,D类 β-内酰胺酶的晶体结构



Durlobactam药理学应用
Durlobactam一种新型广谱静脉输注的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常与 β-内酰胺类抗生素联用,尤其是 Sulbactam(舒巴坦)。舒巴坦是一种静脉输注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中具有内在抗菌活性。

20235月,Sulbactam/DurlobactamXACDURO®)在美国被FDA批准用于18岁及以上的患者,治疗由 ABC 易感分离株引起的医院获得性细菌性肺炎和呼吸机相关细菌性肺炎(HABP/VABP)。该药是一种联合包装的抗菌产品,用于治疗鲍曼不动杆菌-钙酸杆菌复合物(ABC)引起的感染。杜洛巴坦联合使用可防止 ABC 产生的 β-内酰胺酶对舒巴坦的降解,提高药效[2]。
图片4.png
▲舒巴坦-杜洛巴坦抗菌药


临床研究
Sulbactam/Durlobactam 3 期临床试验中,比较了 Sulbactam/Durlobactam 与粘菌素联合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Colistin为背景治疗对碳青霉烯耐药 ABC 引起的严重感染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研究将 181 名患者随机分为 2 组;其中 125 名经实验室证实具有碳青霉烯耐药性 ABC 分离株的患者被纳入主要疗效分析。Sulbactam/Durlobactam 63 例患者中 28 天全因死亡率为 12 例(19%),Colistin 62 例患者中20例(32%),Sulbactam/Durlobactam的肾毒性发生率显著低于Colistin(如下图),且 Sulbactam/Durlobactam 组严重不良事件也低于Colistin[3]。
图片3.png
▲Sulbactam/Durlobactam的肾毒性发生率显著低于Colistin

产品编号:T11125


图片5.png
▲点击前往官网下单
更多规格,欢迎来询~

参考文献:

[1] Tooke CL, Hinchliffe P, Bragginton EC, et al. β-Lactamases and β-Lactamase Inhibitors in the 21st Century. J Mol Biol. 2019;431(18):3472-3500. doi:10.1016/j.jmb.2019.04.002
[2] Keam SJ. Sulbactam/Durlobactam: First Approval. Drugs. 2023;83(13):1245-1252. doi:10.1007/s40265-023-01920-6
[3] Kaye KS, Shorr AF, Wunderink RG,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ulbactam-durlobactam versus colistin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serious infections caused by Acinetobacter baumannii-calcoaceticus complex: a multicentre, randomised, active-controlled, phase 3, non-inferiority clinical trial (ATTACK). Lancet Infect Dis. 2023;23(9):1072-1084. doi:10.1016/S1473-3099(23)0018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发表于 2024-3-6 08: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提供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4-22 09:28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