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楼主: wmx2046
收起左侧

[行业反思] 《原创》外行乱说中医药

  [复制链接]
药士
发表于 2016-1-24 20:3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陶洋 发表于 2016-1-24 20:08
中医药的发展应该首先是继承,但是目前我们还没有走就想先去跑了!继承都未能达到,现在就开始想跑了!这不 ...

“中医的理论思想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的医学思想,这个是西医无法比较的!”


你这个是自封的吧?全丢球70多亿人,扣除小龙族同胞、侨胞。。。。算你 30亿人都同意。。你这个 也没过50%同意率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6-1-24 20:3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陶洋 发表于 2016-1-24 20:08
中医药的发展应该首先是继承,但是目前我们还没有走就想先去跑了!继承都未能达到,现在就开始想跑了!这不 ...

既然西医已经无法比较了。那就不用管他们。他们马上就羞愧的死翘翘了。

点评

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4 21:2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1-24 20:4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中药不做成注射液安全些,老祖宗一直也用汤剂进行急救,因为它成分太复杂,可以研究它的有效成分,通过化学合成得到单一成分进行急救。

点评

要不得,要不得,化学合成就不是中医药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4 20:4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6-1-24 20:44:34 | 显示全部楼层
钱卒 发表于 2016-1-24 20:41
我觉得中药不做成注射液安全些,老祖宗一直也用汤剂进行急救,因为它成分太复杂,可以研究它的有效成分,通 ...

要不得,要不得,化学合成就不是中医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6-1-24 21: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yuansoul 发表于 2016-1-24 20:30
既然西医已经无法比较了。那就不用管他们。他们马上就羞愧的死翘翘了。

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6-1-24 21:26:43 | 显示全部楼层
wmx2046 发表于 2016-1-24 21:21
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羞愧,羞愧。


点评

哪里,哪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4 21:5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6-1-24 21:5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哪里,哪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6-1-25 00:18:29 | 显示全部楼层
也不能说中药做成注射剂就是瞎搞。只是中药做成注射剂还需要做很多的基础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6-1-25 06: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猴纸


皮鼓皮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1-25 08:36: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快乐糊涂神 于 2016-1-25 08:37 编辑
Sword 发表于 2016-1-24 18:33
现代化是必须的,但现代化不等于瞎搞,中药做成注射剂这就是瞎搞

中药注射剂是国家政策造成的,当时的改剂型中有一条“有其他剂型改为注射剂的为一类新药”,于是乎很多中药厂为了拿到一类新药证书,就一窝蜂地申报中药注射剂,其药理毒理研究根本就不充分,稳定性研究也不充分,国家局竟然批下了很多中药注射剂,然后就是大面积爆发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时间;这就是对投机取巧的一种惩罚,现在中药注射剂的申请基本不会再批了。
继承中医药传统,需要科学的继承和发展,盲目冒进是会碰壁的。科学发展是永恒的,不能违背客观规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1-25 08:44: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注射剂还是大跃进时候搞的吧。药品公认的安全有效质量可控,中药现在哪点能符合?是尚不明确的安全性,还是没有临床验证的有效性,还是老天爷赏脸,让药材质量能均一一点的质量可控?中医理论很系统,你看电视上哪个忽悠人的不得扯上中医理论的旗子?你还驳不倒他,因为他成体系。如果外国人不理解中医中药,还能说蛮夷怎能理解我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自己围起墙来自己玩,如果自己国内两兄弟分家,还被打的满地找牙,真的就是自己不争气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1-25 08: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中医的基础是最朴素的哲学,不是臆想,这个你可以去查查相关文献。
第二,中医是基础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像西医一样,基础与解剖学,两者基础都不一样,根本没有可比性。
第三,中医确实是经验性的因素较大,但是也不是全无理论,《伤寒论》《内经》《难经》《肘后备急方发》都是经典的理论著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1-25 08:57:09 | 显示全部楼层
wmx2046 发表于 2016-1-24 20:23
中医药近百年来都是继承吧,近百年有公认的中医药典籍出现么?继承这么多年了,发展在哪?君不见现在中药 ...

现在有多少搞中医的人完整读过四小经典?能够做到信手拈来?大多都是读的别人嚼过的东西,一知半解就出来说懂中医药。一说中药就说道祖传秘方、千古奇方,这是别人用中医药做的幌子,你就把他作为代表来批判中医本身。所以这一切只能说现在继承的都不够,不能说时间久、没有经典出现就是中医药不对,难道不是没有学到精髓没有学好才出现没有进展么?没学好走就想飞,那肯定是不行的。中医药有自己的理论体系,那就得用中医药的理论来研究中医药。如果是用西药的方法来研究,请不要再叫它中药,最多只能是参考中药的现代动植物提取药而已。

点评

没仔细看我的文章啊,我有在批中医药么?我批的不是中医药,而是批的那些墨守成规的从业者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5 10: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1-25 08:57: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得结合创新,还得有一批实干的人,但这些不符合中国目前浮躁的制药人心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1-25 09:04:30 | 显示全部楼层
yuansoul 发表于 2016-1-24 20:28
你说的继承,指的什么?继承有什么标准?从哪个朝代开始算继承?民国前?五胡战乱?南宋之前?

继承就是学习。四小经典、各代著名的论著有多少搞中医药的人去认真读过呢?现在各中医药高校又有多少开设经典学习的课程?推荐你去看看《思考中医》这本书,作者刘力红,多少会对中医有一些更深的认识。

点评

我是外行,但我也知道要多读书。中国医药经典肯定要多读,但不能理解透了再去行医。中医药的师承注重师傅传徒弟,理论体系不完善。所以造成徒弟很难超越师傅,除非天赋异禀。这也是中医药总是徘徊不前的原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1-25 10: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6-1-25 09:08:51 | 显示全部楼层
xhzykyb 发表于 2016-1-25 08:44
中药注射剂还是大跃进时候搞的吧。药品公认的安全有效质量可控,中药现在哪点能符合?是尚不明确的安全性, ...

解放战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6-1-25 09: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haigui666 发表于 2016-1-25 08:55
第一,中医的基础是最朴素的哲学,不是臆想,这个你可以去查查相关文献。
第二,中医是基础与人与自然的关 ...

第一,中医的基础是最朴素的哲学,不是臆想,这个你可以去查查相关文献。
你说哪个朝代?南宋以前,还是南宋以后?


第二,中医是基础与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像西医一样,基础与解剖学,两者基础都不一样,根本没有可比性。

那你的意思是西医直接把人搞死,然后送给牧师处理。中医是先联系大了,然后把人搞死?是没有可比性,还是没信心比?

第三,中医确实是经验性的因素较大,但是也不是全无理论,《伤寒论》《内经》《难经》《肘后备急方发》都是经典的理论著作

你顺序都错了。  《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温病条辨》  葛洪是个道士,炼丹的。炼丹制药害死了秦始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6-1-25 09: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某某某 发表于 2016-1-25 08:57
现在有多少搞中医的人完整读过四小经典?能够做到信手拈来?大多都是读的别人嚼过的东西,一知半解就出来 ...

你总说继承。从哪年开始?民国算不算?满清算不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6-1-25 09: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某某某 发表于 2016-1-25 09:04
继承就是学习。四小经典、各代著名的论著有多少搞中医药的人去认真读过呢?现在各中医药高校又有多少开设 ...

我都看过。你打算辩论哪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6-1-25 09: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某某某 发表于 2016-1-25 09:04
继承就是学习。四小经典、各代著名的论著有多少搞中医药的人去认真读过呢?现在各中医药高校又有多少开设 ...

给你点彩虹 ,好好用用三棱镜。

问曰:脉,何以知气、血、脏、腑,之诊,也?
师曰:脉,乃气血先见。气血有盛、衰;脏腑有偏、胜。气、血俱盛,脉阴阳俱盛;气,血俱衰,脉阴阳俱衰。气,独盛者,则脉强;血,独盛者,则脉滑。气,偏衰者,则脉微;血,偏衰者,则脉涩。气,血和者,则脉缓;气,血平者,则脉平;气,血乱者,则脉乱;气,血脱者,则脉绝。阳迫气血,则脉数;阴阻气血,则脉迟。若,感于邪,气,血扰动,脉,随变化,变化无穷,气血使之。病,变百,端本原,别之。欲,知病源,当凭脉变;欲,知病变,先揣其本。本,之不齐,在人体。躬相体,以诊病,无遁情。
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荣,卫,血,气,在人体。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时。动、作,肖;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尺,寸参差,或短,或长;上,下乖错,或存,或亡;病辄,改易,进退,低昂;心迷,意惑,动失纪纲。愿为,俱陈令,得分明。
师曰:子之所问,道之根源。脉有三部,尺寸及关。荣卫流行,不失衡铨。肾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经常,不失铢。分,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百刻,一周循环,当复寸口,虚实见焉。变化相乘,阴阳相干。风则浮虚,寒则牢坚,沉潜水蓄,支饮急弦,动则为痛,数则热烦。设有不应,知变所缘。三部不同,病各异端。太过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见,中必有奸;审察表里,三焦别焉,知其所舍,消息诊看,料度脏腑,独见若神。为子条记,传与贤人。
学生问:诊脉,如何可以知道气(阴阳),血,藏,腑的状态呢?
老师回答:脉,传导快于人的气血行进,所以可以感知藏腑变化。气血有丰盛、衰落;藏腑有偏离和过盛。气血都丰盛,则脉动、静都充盈;气血都衰落,则脉动、静都衰落。气盛,则脉强力;血盛,则脉滑。气偏衰弱,则脉微弱;血偏衰,则脉涩滞。气血相对和,则脉缓柔有序;气血平常,则脉平常;气血乱无规律,则脉乱;气血脱离,则脉不见。阳盛,则气血被推动,脉数;阴盛,则气血阻扼,脉迟。如果,外邪而病,则气血扰动,脉则随之变化,具体规律就不好形容和掌握,这就是因为脉是信使。病,多种多样,根据脉表现不同的现象,可以分析病因,并加以区分。所以,想知道病因,需要观察脉象的微小变化。想要知道病将如何发展,转化,就要先通过脉微小变化来度量病人原有机体水平、体征。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所以,亲自观察,才可以诊断,分析准确、精确,不会误诊。
学生接着问:我听说,脉有三个部位,代表阴阳总纲,又分为荣、卫、血、气。腕脉可以分辨呼吸、代谢、肌体部位。可是,躯干随着呼吸,津液游走,季节变化或多或少。行动,劳作,衰微变化;体位,强壮,外表也有不同。所以脉会有:春弦,秋浮,冬沉,夏洪。观察人气色,辨别脉象,的差异,恐怕一个时辰之间也是难以一致的。人与人之间,腕脉尺、寸大小差异,长短不同。脏器错位,或有伤及脏器。病停止无变,交叉感染,加重或减轻,情绪变化;思索,疑虑等都影响规律和循环。但愿老师能够详细讲解,使学生可以分辨、明晰。
老师说:学生问的,就是自然规律的根源所在。腕脉有三个位置,尺、寸、关。荣、卫川流不息,则有基本规律和度量:肾沉,心洪,肺浮,肝弦。对于一个人来说,这些都是没有大的变化的。需要分辨的则是: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怎么理解呢?那就是,一天100刻,寸脉变化就是一个循环。就可以察觉虚实。分析差异,就可以断阴阳。寸口脉:风则浮虚,寒则牢坚,沉潜水蓄,支饮急弦,动则为痛,数则热烦。基本上不会有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分辨出变化,就知道哪里是病关联。如果三个部位脉象都不一样,那么脏器病就复杂了。无论怎样,脉象过于常人,就可以怀疑身体不适,脉象怪异有别与常人也可以这么认为是疾病先兆。病通常不会只影响一处,其中必然会夹杂不容易分辨。所以需要观察上中下三个身体轴向区域,才可以明确外病还,是内病,明确具体病所在,询问结合,方可判断如神。虽然是对你说的,也可以记载下来,传与后世之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4-11-26 06:20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