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277|回复: 1
收起左侧

[药品研发] 快速了解蛋白质磷酸化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24-4-1 13:35: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蛋白质磷酸化作为一种调节机制首次于1955年被科学家所发现。自那时起,磷酸化已经成为细胞信号转导的关键组成部分,调节着从细胞分裂到细胞死亡的各种通路。
图片8.png
信号转导通路的简化概要图
蛋白质磷酸化是一种重要的细胞信号传导方式,指的是通过将磷酸基团添加到蛋白质分子的过程。这一过程由蛋白激酶催化,通常涉及三磷酸腺苷(ATP)提供磷酸基团。蛋白质磷酸化可以发生在丝氨酸(Serine,Ser,S)、苏氨酸(Threonine,Thr,T)和酪氨酸(Tyrosine,Tyr,Y)等氨基酸上,但最常见的是在酪氨酸和丝氨酸上进行。这一修饰过程可以调节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从而影响细胞的生理过程,如细胞信号传导、基因转录、细胞增殖和凋亡等,在有机体内,磷酸化是蛋白翻译后修饰中最为广泛的共价修饰形式。
而可逆的磷酸化可以导致蛋白质结构和稳定性的改变,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酶的活化,或亚细胞定位的改变。对磷酸化蛋白质及其调节酶——激酶和磷酸酶(分别催化磷酸的添加和去除)的研究,为正常和疾病状态下的信号转导通路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显然,对磷酸化的适当调节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因为多种人类疾病都是由异常的蛋白质磷酸化引起的,包括癌症、神经退行性疾病、炎症性疾病和糖尿病。
因此,针对磷酸调节的治疗方法的发展也是一个巨大的研究领域。
例如,在Imatinib(伊马替尼)成功之后(一种针对慢性髓样白血病中的Bcr-Abl融合蛋白的激酶抑制剂)相继有多种激酶抑制剂已经获得了监管批准,还有许多正在进行临床试验。尽管取得了这些成功,但对磷酸化对细胞信号传导的影响仍有许多待学习的地方。
图片9.png
Imatinib分子结构式
在基因组时代,我们对蛋白质磷酸化的影响和程度的认识得到了显著扩展,大规模的蛋白质组学方法使得可以全面研究磷酸化,包括细胞通路之间的整合和交流。人类基因组包含518种激酶,其中包括428种磷酸化丝氨酸和苏氨酸的激酶以及90种磷酸化酪氨酸的激酶。基因组中编码的磷酸酶数量较少,为147种,其中包括40种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和107种酪氨酸磷酸酶(并非所有都是活性酶)。
在典型的真核细胞中,估计有约700,000个可磷酸化的残基。磷酸氨基酸分析以及全局磷酸蛋白质组学分析表明,蛋白质磷酸化主要发生在丝氨酸残基上,约占位点的85%,而苏氨酸和酪氨酸磷酸化相对较少(分别约占位点的15%和2%)。目前已有研究对多种细胞刺激、细胞系和疾病状态下的调节磷酸化事件进行了全面的表征。
TargetMol 激酶抑制剂库 包含了2230种激酶抑制剂,可用于特定靶向激酶,可用于高通量筛选和高内涵筛选;
图片10.png
参考文献:
St-Denis N, Gingras AC. Mass spectrometric tools for systematic analysis of protein phosphorylation. Prog Mol Biol Transl Sci. 2012;106:3-32. doi:10.1016/B978-0-12-396456-4.00014-6
KREBS EG, FISCHER EH. Phosphorylase activity of skeletal muscle extracts. J Biol Chem. 1955;216(1):113-120.
The Hallmarks of Cancer, Douglas Hanahan and Robert A. Weinberg, Cell, Vol. 100, 57–70, January 7, 2000. http://www.weizmann.ac.il/home/fedomany/Bioinfo05/lecture6_Hanahan.pd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发表于 2024-4-3 08:28:1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提供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4-22 10:10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