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9772|回复: 67
收起左侧

[石头968] 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时间点选择探讨!

  [复制链接]
药师
发表于 2015-1-6 17:18: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石头968 于 2015-1-6 17:20 编辑

可能我的理解不正确,希望大家进一步跟帖讨论!

《无菌附录》第四十七条主要内容如下:
1无菌生产工艺的验证应包括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
2应根据产品的剂型以及培养基的选择性、澄清度、浓度和灭菌的适用性选择培养基。
3应尽可能模拟常规的无菌生产工艺,包括所有对产品的无菌特性有影响的关键操作,及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干预和最差条件。
4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的首次验证,每班次应连续进行3次合格的试验。
5空气净化系统、设备、生产工艺及人员重大变更后,应重复进行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
6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通常应按生产工艺每班次半年进行1次,每次至少一批。
7培养基模拟灌装容器的数量规定。


(本文主要探讨符合3456要求的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时间点的合理选择。)

    对于无菌生产工艺来说,无菌工艺验证(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仅能证明无菌工艺系统(人机料法测环)的无菌保证能力在某一个时间点(或者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这一个时间段)的表现,并不能保证在不同时间段会自始至终保持良好的无菌保证水平。
    换句话说,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仅能证明本次验证阶段的无菌保证水平,间接反映了现阶段无菌工艺系统的无菌保证能力。
    即使所有与无菌产品的无菌性有关的厂房设施、设备部件、器具容器、原辅材料都经过了有效的灭菌处理,但是当把这些所有要素(人机料法测环)按照一定的工艺规程排列组合在一起的时候,仍有可能会出现无菌条件得不到保证甚至产品被污染的可能。
    所以,无菌工艺验证(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是对整个无菌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无菌保证水平的验证。
    首先,应尽可能模拟常规的无菌生产工艺,也就是尽可能按照常规的生产工艺进行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
    其次,应包括所有对产品的无菌特性有影响的关键操作,及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干预和最差条件。
    什么是“常规的无菌生产工艺”中的“最差条件”?
    1、人,经过良好的培训和资质确认的高素质的人员,要耐受常规无菌生产工艺的生产过程时间、生产环境条件,尤其是夜班、倒班、加班、拖班……等生产过程容易出现的可能。并增加灌装人员的数量超过正常灌装生产所需的人员数量,包括人员操作最有可能出现的误操作的干扰模拟状况。
    2、机,设备、器具、组件……清洁、消毒、灭菌后在无菌工艺区域保存时间(最好是使用时间)超出控制要求或者接近控制要求的时限。模拟设备故障、设备维修、部件调整、拆卸、替换。模拟设备工艺参数的较苛刻运行条件(低速、高速、包装容器的极限规格)。
    3、料,使用促生长培养基,无菌物料、药液实际灌装前在储罐中保存放置的最长时间,无菌物料需要除菌的时间间隔,无菌过滤到灌封加塞完成所需要的最大可能时间,灌装后的储存时间。
    4、法,严格执行所有的工艺规程、检验方法、操作规程,并且选取SOP范围内的苛刻条件,证明“模拟常规的无菌生产工艺”中的最差条件的无菌保证水平。
    5、测,检验检测条件无须赘述,主要是环境监测、无菌检验……
    6、环,无菌环境的清洁、消毒、灭菌后的最长放置时间(最好是动态生产的最长使用时间),环境保护设施设备的故障、异常操作对环境的影响,比如开关门等。初效、中效、高效的衰减对于送风量影响的最差条件。最大人员数量对于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我们对于新项目建成后、重大偏差变更后、重大维修后、长时间停产后的无菌工艺验证(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或再验证),与正常连续生产的每半年周期的再验证分开描述。
    1、对于新项目建成后、重大偏差变更后、重大维修更换后、长时间停产后的无菌工艺验证(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如果等同于首次验证,法规要求“每班次应连续进行3次合格的试验”,我觉得更准确的描述应该是“新项目建成后、重大偏差变更后、重大维修更换后、长时间停产后”“再次投入生产运行(或工艺验证)之前”“模拟常规的无菌生产工艺”“连续生产三个批次”的模拟灌装试验,当然,根据“偏差变更重要性、维修更换关键性、停产时间长短”进行必要的风险评估,完全可以规定“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123次都可以接受。
    2、那么对于法规规定“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通常应按生产工艺每班次半年进行1次,每次至少一批”,应该理解成如果没有“重大偏差变更、重大维修、长时间停产”现象,应当“按生产工艺每个生产工艺每半年进行1每次至少一批”、而且尽可能在“正常生产产品的批次之间”进行“最差条件”的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
    3、周期性“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最差条件,仍然要满足前面说的各种条件!
    那么,以下条件,可以不认为是“常规的无菌生产工艺”中的“最差条件”:
1、设备、器具、组件……刚刚做完清洁、消毒、灭菌(SIP),即开始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这不是最差条件,这是最优条件。
2、无菌物料、药液实际灌装前在储罐中保存没有达到最长时间,或者模拟灌装过程没有涵盖最长保存时限。
3、无菌环境刚刚进行完清洁、消毒、灭菌,即开始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这不是最差条件,这是最优条件。
4、还有,HVAC系统刚刚更换过滤器、设备刚刚进行日常的维护维修,理论上都不算“最差条件”,因为这些情况都属于“常规的无菌生产工艺”中可能出现的情况。
     但是很多时候培养基模拟灌装试验时间点的选择,大家还是没有考虑这么多,也不可能同时兼顾各种最差情况的同时出现。
     我们通常见到的是,为了保证无菌工艺验证(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的成功,大家都会不遗余力的去创造“最最优化”的无菌生产条件(根本不是最差条件),根本不去考虑可能存在的“最差条件”!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5-1-6 17:24:4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石头。总结的很好,不仅是没有按最差条件做,就担心为了生产进度,不真实做。培养基模拟灌装对无菌保证还是非常重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1-6 18:47:39 | 显示全部楼层
药窕淑女 发表于 2015-1-6 17:24
谢谢石头。总结的很好,不仅是没有按最差条件做,就担心为了生产进度,不真实做。培养基模拟灌装对无菌保证 ...

起码管理标准和模拟方案搞好;
为什么不去真实地挑战呢?

点评

肯定真实的去做,只是大家习惯于为了保证成功,创造最优的基本环境条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6 18:5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1-6 18:4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包括人员操作最有可能出现的误操作的干扰模拟状况”
--这个误操作指的什么?是偏差了?
是所谓的正常的干扰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楼主| 发表于 2015-1-6 18:53: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为胜利而来 发表于 2015-1-6 18:47
起码管理标准和模拟方案搞好;
为什么不去真实地挑战呢?

肯定真实的去做,只是大家习惯于为了保证成功,创造最优的基本环境条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1-6 18:54:17 | 显示全部楼层
5、测,检验检测条件无须赘述,主要是环境监测、无菌检验……
6、环,无菌环境的清洁、消毒、灭菌后的最长放置时间(最好是动态生产的最长使用时间)

在模拟灌装实验,这两个说的是否是同一主题?

点评

这是两个方面,不一样的  发表于 2015-1-7 10:18
测,包含了环境监测、无菌检验……甚至 计量校准。 环,指的是环境的无菌保证,无菌环境的清洁、消毒、灭菌。 好像不是同一个主题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6 18: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楼主| 发表于 2015-1-6 18:56:37 | 显示全部楼层
为胜利而来 发表于 2015-1-6 18:54
5、测,检验检测条件无须赘述,主要是环境监测、无菌检验……
6、环,无菌环境的清洁、消毒、灭菌后的最长 ...

测,包含了环境监测、无菌检验……甚至 计量校准。
环,指的是环境的无菌保证,无菌环境的清洁、消毒、灭菌。
好像不是同一个主题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1-6 19: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菌检验?与此工艺模拟无关呀
环境检测,在6,环中不是更合适

点评

无菌检验,也可以说和模拟灌装验证本身无关。 环境监测,我觉得属于“测”,当然你它要属于“环”也没问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6 19: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1-6 19:02:20 | 显示全部楼层
“包括人员操作最有可能出现的误操作的干扰模拟状况”
是否是以模拟混淆了误操作——偏差的概念?

点评

即是属于偏差,有时候也是一定会出现或者经常出现的,可以作为干扰设计。 比如生产过程肯定不允许随意开门,那为什么要模拟开门操作?(模拟停机维修当然是另一回事儿)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6 19: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楼主| 发表于 2015-1-6 19:08: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为胜利而来 发表于 2015-1-6 19:00
无菌检验?与此工艺模拟无关呀
环境检测,在6,环中不是更合适

无菌检验,也可以说和模拟灌装验证本身无关。
环境监测,我觉得属于“测”,当然你它要属于“环”也没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1-6 19: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并增加灌装人员的数量超过正常灌装生产所需的人员数量
__这也要有个界限,不能超过已规定的最大人员数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楼主| 发表于 2015-1-6 19: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胜利而来 发表于 2015-1-6 19:02
“包括人员操作最有可能出现的误操作的干扰模拟状况”
是否是以模拟混淆了误操作——偏差的概念?

即是属于偏差,有时候也是一定会出现或者经常出现的,可以作为干扰设计。
比如生产过程肯定不允许随意开门,那为什么要模拟开门操作?(模拟停机维修当然是另一回事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1-6 19: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偏差变更重要性、维修更换关键性、停产时间长短”进行必要的风险评估,完全可以规定“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1、2、3次都可以接受。

偏差后做模拟的目的是什么?如果做了三次模拟,再去做例行的“半年”一次,时间可能会很近?是否有必要硬套“半年”的周期?

点评

如果重大偏差,很大的那种,处理偏差后引起一个重大变更,设备系统或者无菌工艺重大变更,就要模拟灌装验证了吧,当然大小我也不好把握。 中间增加的模拟验证,哪怕是一次,下一次也可以半年以后啊,这个没硬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6 19: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楼主| 发表于 2015-1-6 19: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为胜利而来 发表于 2015-1-6 19:15
偏差变更重要性、维修更换关键性、停产时间长短”进行必要的风险评估,完全可以规定“培养基模拟灌装验证” ...

如果重大偏差,很大的那种,处理偏差后引起一个重大变更,设备系统或者无菌工艺重大变更,就要模拟灌装验证了吧,当然大小我也不好把握。
中间增加的模拟验证,哪怕是一次,下一次也可以半年以后啊,这个没硬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1-6 19:25:58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头968 发表于 2015-1-6 19:19
如果重大偏差,很大的那种,处理偏差后引起一个重大变更,设备系统或者无菌工艺重大变更,就要模拟灌装验 ...

如果有这种情况,还是在工艺模拟的管理规程中有单独约束
或直接分开管理

点评

VMP中会说清楚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6 19:3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1-6 19:29:28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头968 发表于 2015-1-6 19:11
即是属于偏差,有时候也是一定会出现或者经常出现的,可以作为干扰设计。
比如生产过程肯定不允许随意开 ...

还是对“误操作”表示异议,模拟设计开门通常并不是认为是误操作。

点评

门被突然打开,除了误操作,还有什么情况? 一般的故障处理和维修,都会先停机,再开门。 很多应急处理,都应该通过手套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6 19:3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5-1-6 19:3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模拟最差条件是为了保证正常生产时的产品无菌包证水平,如果只是为了做一个合格的培养基灌装结果其实并不难。

点评

对,刚刚SIP的系统,刚刚灭菌的器具,刚刚无菌过滤的药液,刚刚消毒的环境,刚刚更换过新风滤网、初效过滤器,刚刚调整好压差,一切都最良好的情况下,MFV当然更容易OK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6 19: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楼主| 发表于 2015-1-6 19:36: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为胜利而来 发表于 2015-1-6 19:25
如果有这种情况,还是在工艺模拟的管理规程中有单独约束
或直接分开管理

VMP中会说清楚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楼主| 发表于 2015-1-6 19:37: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为胜利而来 发表于 2015-1-6 19:29
还是对“误操作”表示异议,模拟设计开门通常并不是认为是误操作。

门被突然打开,除了误操作,还有什么情况?
一般的故障处理和维修,都会先停机,再开门。
很多应急处理,都应该通过手套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楼主| 发表于 2015-1-6 19:42:37 | 显示全部楼层
cph2345 发表于 2015-1-6 19:32
模拟最差条件是为了保证正常生产时的产品无菌包证水平,如果只是为了做一个合格的培养基灌装结果其实并不难 ...

对,刚刚SIP的系统,刚刚灭菌的器具,刚刚无菌过滤的药液,刚刚消毒的环境,刚刚更换过新风滤网、初效过滤器,刚刚调整好压差,一切都最良好的情况下,MFV当然更容易OK但是大部分企业都是这样做的。

点评

我们都要灭菌后放上几天,再来做培养基灌装的。还要增加很多干扰项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6 20: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4-7 04:15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