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元大奖】第五届微生物培养皿艺术大赛
本活动由合作方独立举办,本站仅提供宣传
第五届微生物培养皿艺术大赛开赛了
--如期而至的“微”美时光
引言
“它们有的像银河大爆炸,有的像绽放的烟火,有的如大海深处的珊瑚般色彩缤纷……”克拉丽.瑞思(Klari Reis)是这样描绘自己的平皿艺术作品的,她是来自美国的女艺术家,其代表作“培养皿细胞型绘画”系列灵感来自于显微镜下的血液细胞,它们犹如活物一般蓬勃而出的生命力,展现出无穷的生命延续感。
“我的艺术是关于未来的。”-- 苏珊安克(Suzanne Anker),作为纽约视觉艺术学院(SVA)的纯艺术(Fine Arts)系主任和系下生物实验室(Bio Art Lab at SVA)的总监,为上海带来了一场《彩虹幻想》,让我们走进了培养皿中的未来人类世界。
《培养皿中的瓦尼塔斯(01)》2013,艺术微喷,20 x 20英寸
来自丹尼诺与艺术家维克·穆尼斯合作的作品《培养皿》
你的美,怎可辜负?
当学者们依赖着实验室,埋在成堆的文献里时,有没有想过丢失了追求真理最本真的热情?怀念单纯美好时对生命的感知力--趴在树底下观察蚂蚁们忙碌地搬家,记录着盒里蠕动的小蚕如何变成蚕蛾,抓一把冰冷的白雪,看它是怎么慢慢融化……大自然很美,生命很美,而且充满灵性,怎可轻易辜负这一份美好。
我们希望生命科学与艺术来一次美好的沟通,自然界微观与宏观的视野,都蕴藏着无限的美,科学工作者探索生态系统,艺术家创造视觉体验, 彼此都在探索自然、反思生命,何不敞开严谨科学的大门,让艺术之风轻吻每一颗沉睡的细胞。
我们的“微”美时光
相识4载有余,微生物培养皿大赛陪你踩过漫漫的“微”美时光,清晨的早安,夜里的叮咛;采撷1460个夜里的月光,辗转融入万千星辉,你我相处的点点滴滴,我都记得,你呢?
今天的你,是否在殷殷期盼你我的“微”美时光呢?第五届微生物培养皿艺术大赛来了, 带着新奖项,带着新创意走来了,你还敢接受挑战吗?用平皿学术,修炼你的创意。
大赛名称:第五届微生物培养皿艺术大赛
主办单位: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合成生物学创新战略联盟
参赛对象: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企业的微生物科研工作者
大赛时间轴
投稿参赛方式
本次大赛采取网上注册网上投稿方式参与,
注册登记及投稿网址:
www.biolabline.com
联系电话:0717-6787989
联系人:谭女士18707209124
奖项设置
参赛作品要求
1. 微生物以及琼脂平板培养基类型不限,通过微生物培养来创作艺术图形,不得直接使用画笔与颜料描绘。
2. 参赛者应保证作品的首创性和可复制性,无著作权争议,不得对上传作品的图形和颜色进行后期修饰,为作品的美感,可以进行亮度、对比度、清晰度调节。
3. 上传作品须按示例作品样式,保证作品图形的清晰可见,图片尺寸不低于1024*768px,分辨率72dpi,格式为JPG。
4. 每位参赛者只能提交三幅作品,每幅作品只能在一个培养皿中完成(培养皿尺寸与形制不限)。
5. 上传作品时需提交作者姓名、联系电话、作品名称、创意描述、制作材料以及制作过程(以备可复制性验证);作品图片上不得留有作者个人相关信息。
6. 为证明作品的原创性,请将注册ID用户名和作品名称、日期标注于培养皿盖子上,与作品一起展示,作为原创性证明拍摄上传。
7. 本次大赛不收参赛费,所有入选及参赛作品恕不退还。
8. 参赛作品主题要积极向上,弘扬正能量。
9. 获奖作品参赛者承诺,允许主办与承办单位将获奖作品用于以宣传、展览、出版画册及媒体等用途,不再另付稿酬,作者享有署名权。
10 .参赛作品涉及著作权、肖像权、署名权、名誉纠纷等法律责任由作者负责,举办单位不负任何连带责任。参赛作品如发现剽窃、侵权或第三方提出权利主张的,大赛主办方有权随时撤销该作品的参赛权,收回已获得的奖励和荣誉,并在相关媒体予以通报。
11. 带宣传效果的作品,如企业商标、logo、名称、二维码的作品不得参赛;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违背公序良俗的作品不得参赛。
*声明:本文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